兴登堡是个从不喜形于色的老派军人。(网)\国际军情观察界得出要重新评估华军战斗力的结论。德国由于一直在中国派遣有教官团,彼此又经常交流而且熟悉,故而对国防军的战斗力有比较客观的评价。
“如果在战前,这个师可以与任何一个俄国师媲美,到现在,面对俄国这些毫无经验和士气的部队,我敢说,1个中国师可以至少对付2个俄国师。”鲁登道夫的意思明摆着,吴大舌头的实力不是一般俄军可以承受的。越是这样,越是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来者不善,可中国人的意图是什么?是要加入同盟国么?事先并未有任何征兆,鲁登道夫和兴登堡也不会天真地以为,中国人在价钱都不谈的情况下会兴冲冲地站到德国人一边――这是不可能的。
该死的远东,一定生了什么事,不过,这是一个值得利用的好机会。
事情的起因当然是逐鹿行动的整体布局,借着江东六十四屯的故事,吴俊升以保境安民为由,率领所部浩浩荡荡渡过了黑龙江,正如总参估计的那样,俄国在远东的兵力除了海参崴、伯力等几个大城市以外。空虚的很,不仅没有大批边防兵力前来阻截,甚至于在接到告警后的第一时间也调不出兵来进行还击――要知道,哪怕从东线后方的第二梯队处调兵,经西伯利亚铁路返回,至少也要5天的功夫,这个时候,吴俊升的骑兵团老早就在江东六十四屯放马了。
至于接下来的故事,仿佛就是掉了个一样,对霸占着江东六十四屯的毛子,一概驱逐离开,吴大舌头总算没有学毛子赶尽杀绝――没有让他们跑到黑龙江里喂鱼,但处置起来绝不客气。任何敢于怒视或者有骂声的俄国人,一律被骑兵砍下脑袋。出境之前,秦时竹特别交代,凡是有敌对情绪的俄国人,不论军人还是平民,绝不可手软――人家杀我们的时候可没那么仁慈!
对头!这就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吴俊升知道,秦时竹不会在会上公开说这个――张绍曾、蒋方震这几个肯定不赞成,但是,葛洪义、6尚荣的态度就很值得回味了,说来说去,还是老兄弟们知道心意。一想起腿上那道伤疤,吴俊升就绝不会对俄国人心软。
告急的电报,如雪片一般飞入了俄国各相关当局,而且几乎悉数为国防军说截获。国防军在备战中,就下过指令,凡是一线梯队,电台要配备到营级。少数核心要配备到连级,虽然花费不菲,但通达的通讯网络便建立起来了。
在俄国人知道是什么事情之前,中国人早就知道了,单向透明的优势,如同看着对方赤身**一般走来走去,端的是好笑极了。俄国人的傲慢、惊恐、疑惑、愤怒,悉数一览无遗,在俄国公使求见6征祥之前,已经都知道了。
俄国公使很不愿意和6征祥打交道。前清时节,6征祥曾经担任过驻俄公使,在任期间,没少受俄国人的欺负,现在风水轮流转,再加上秦时竹刻意的授权,他的态度很强硬,俄国公使说不了两句话,便被无情地驳斥。
“江东六十四屯不论在哪个条约,都是属于中国管辖的,我们如何管辖,用什么方式管辖,完全是我们的自由。”
“对于阁下刚才申诉的暴行,我感觉不可思议。这块土地一直以来都是华人居住着,怎么突然就变成了是俄国居民?原有的那些居民迁移到哪里去了?俄国居民的财产转移,经过登记么?”
中俄之间是翻不得旧账的,这一点俄国公使也是心知肚明,江东六十四屯生过什么事情,他也清楚的很,关键是,没想到这么快就现世报了,真实令人感慨世界变化太快。
那么,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公使没把握说服6征祥,他也不能放任这一个师的兵力出现在俄国境内――谁知道他们能折腾出什么事情来。
难道说。中国人要入德奥一方,对俄国进攻?这无疑是令人相当头疼的话题,姑且不论中俄两国目前的军事实力对比如何,单就俄国目前面临的局势,就不允许两线作战,从欧洲调遣军队回远东,简直是一种灾难。如果进行战争,从中国而来的物资就要完全断绝,而且俄国广大的腹地就要暴11在中国的兵锋之下,到那个时候,是对付德国人好还是对付中国人好?
该死的中国人,到底想干什么?
如果中国真要趁虚而入,也不应该挑选这个战略时机。虽然俄国被德国占领了不少地方,但已经从最初的慌乱中恢复过来了,而且德国刚刚在西线受挫,如果是原先气势方胜的时候加入,倒也有不少的利益,现在俄国已经缓过劲来了,中国人难道看不清楚形势?特别是,他们刚刚和日本进行过异常激烈的战斗,难道这么快就恢复元气了?
要的就是你这个不明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