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塔之谜》的电视宣传片当然不可能由他们企划部几个人来完成,需要对外招标。陈骏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了权力的滋味。
参与竞标的三家影视制作公司都和陈骏以往在业务中有所接触,打过照面,都不算熟。陈骏最熟的当然是拍普林广告的时找的国内最顶级的制作公司,他们显然不会对这个小业务感兴趣。
陈骏要求三家公司第一次通气会后拿出脚本方案正式竞标,并把《神塔之谜》的书本版和其他宣传资料都给了他们参考。
会议之后三家公司首先做的却都是一件事:约陈骏吃饭。几年社会的摸爬滚打,陈骏倒不至于一点不通人情世故,只是推说忙予以婉拒。
白桦林影视的聂总却非常有耐心,加上与陈骏曾经合作过一部通讯行业的广告片,相对要熟悉一些。总是通过QQ跟陈骏闲话、邀约,陈骏不胜其扰,终于答应了。
好巧不巧,聂总找的就是之前陈骏“怒摔扎杯”的海鲜酒楼。陈骏觉得这世界确实足够荒谬、足够讽刺,几个月前自己在这里点头哈腰、极尽谄媚地逢迎客户。几个月后,同一个人却奴隶翻身做了主人,接受别人的恭维与赞美。
聂总不是一般的生意人,深谙相人之道。几次的交往,便认定陈骏还是个“雏儿”,于是不断地试探陈骏的爱好。当然酒桌中投其所好很多人都擅长,但知识的储备却不一定是够的。如果客户感兴趣的话题你能跟他深入交流,这才能迅速地拉近彼此的距离。
一轮的试探,发现陈骏对广告理论颇有兴趣,便把话题拉到了广告传奇人物澳维的理论上。稍有点文化和情怀的广告人谁没看过澳维的书,但其实广告圈里最多的还是没什么文化和情怀的人,还好聂总不是。
找到这个切入点,聂总并不高谈阔论,而是引入书中的某个观点,引导陈骏去高谈阔论。在聂总面前,陈骏道行差了十万八千里,几杯酒之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大胆的时候,甚至敢说澳维的广告理论中他认为不对的地方。
聂总半是恭维半是真心地说:“陈部长敢直斥广告大神的理论错误,在别人看来可能是狂妄自大,在我看来这才是广告人该有的样子!”
这种不着痕迹的恭维自然是宾主尽欢,酒过数巡,聂总忽然有点严肃的说:“在我看来,澳维大神有的说法并不是错了,而是他不了解本国的国情!”
“哦?”陈骏很感兴趣,“愿闻其详。”
“你看他那本书里讲诉自己各种牛逼。当他的公司还是一家小公司的时候,参加竞标的对手多了,他会拒绝甲方;甲方的产品不好,他也可以拒绝;甲方对广告轻视,他也可以拒绝。这是小公司的觉悟么?”
“至少,这些在咱们这儿都行不通,我们是人情社会、关系社会。你再牛逼,都没有钱和权牛逼。”
“澳维要在咱国内这么牛逼,这也不伺候那也不伺候,恐怕早就破产十七八回了。”
陈骏若有所思,微微颔首。聂总趁热打铁:“现在这生意场啊,跟晚清时官场一个样,一个人清只会成为异类,最终要么被同化,要么就被孤立,最后被铲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