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木石前盟”是指贾宝玉(曹霑)和史湘云(李雪琳)定下了婚约,那么为什么会变成“前盟”的?他们的订婚为什么被取消了?
我们先来看贾宝玉(曹霑)和史湘云(李雪琳)两个人为什么会定下了婚约?
贾宝玉的原型曹霑和史湘云的原型李雪琳的家世相当,甚至可以说,曹霑和李雪琳从他们祖上起,他们两家的遭遇基本是相同的。
曹霑的太祖母(即曹霑的爷爷曹寅的母亲)孙氏是康熙皇帝的保母——(曹寅)“母为圣祖保母”,李雪琳的太祖母(即李雪琳的爷爷李煦的母亲)孙氏也是康熙皇帝的保母。
在曹霑家这边:康熙三十一年至康熙五十一年,曹霑的爷爷曹寅,做了21年的江宁织造;曹霑的爷爷曹寅死后,曹霑的大伯曹颙继任了江宁织造这个职位,做了不到三年的江宁织造;然后,曹霑的大伯曹颙又死了,曹霑的二伯曹頫又继任了江宁织造这个职位,到雍正五年曹霑的二伯曹頫被罢官抄家为止,曹霑的二伯曹頫一共做了13年的江宁织造。曹霑家曹寅父子三人做了37年的江宁织造。如果算上曹霑的太爷爷曹玺在康熙二年至二十三年做了22年江宁织造,那么曹霑家族中的曹玺、曹寅、曹颙、曹頫祖孙四人,一共就做了59年的江宁织造。
在李雪琳那边,李雪琳的爷爷李煦在康熙三十二年至六十一年,做了30年的苏州织造。
曹霑的爷爷曹寅在当江宁织造时,和时任苏州织造的李煦,互相交替,曹霑的爷爷曹寅兼任了四年的两淮巡盐御史,李煦则兼任了八年的两淮巡盐御史。——曹寅为两淮巡盐御史,刻古书凡十五种,世称“曹楝亭本”是也。康熙四十三年,四十五年,四十七年,四十九年,间年一任,同旗李煦互相番代。李于四十四年,四十六年,四十八年,与曹互代;五十年,五十一年,五十二年,五十五年,五十六年,又连任,较曹用事为久矣。(注,曹霑的爷爷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因此曹霑的爷爷曹寅在担任江宁织造时,就只兼任了四次的两淮巡盐御史。)
曹霑的爷爷曹寅死于康熙五十一年,同年曹颙继任了江宁织造这个职位,从那以后,曹霑家的情况就不如曹霑的爷爷曹寅在世时了。谁知,曹霑的大伯曹颙(曹寅的亲生大儿子)做了江宁织造不到三年,在康熙五十三年,就死了,而曹霑的父亲曹珍比曹霑的爷爷曹寅死得还早。这时,曹寅的两个亲生儿子都死了,康熙皇帝就命曹寅的弟弟曹宣的儿子曹頫过继给曹寅,当了曹寅夫妻的继子,康熙还让曹寅的这个新继子曹頫继任了江宁织造这个职位。
到了这个时候,曹霑家的情况又比曹霑的大伯在世时差了一些,而且曹霑的二伯曹頫是过继的,他和曹霑的祖母(即曹寅的妻子)李氏是毫无血缘关系的。而贾母的原型李氏在养了曹霑几年后,发现曹霑和她的侄孙女李雪琳感情特别好,此时李氏的哥哥(即李雪琳的爷爷)李煦还深受康熙皇帝的信重,那么为了穿着李雪琳之间的深厚感情也为了给她自己和曹霑家拉拢一个有力的外援,为了加深曹霑家和李煦家的联系,曹霑的祖母李氏就和李雪琳家商量,让曹霑和李雪琳订婚,李煦家也同意了。这就是《红楼梦》里贾宝玉和史湘云订婚的内情。
———
曹霑和李雪琳订婚虽然订婚了但是随着李雪琳的太祖母(即李煦的母亲)文氏的病故,李雪琳家的情况急转直下。文氏病故后,不到两年,在康熙六十一年李雪琳的爷爷李煦就因为“亏空之罪”被罢官抄家而衰落了。后来到了雍正五年二月,李煦就因为因交通阿其那(雍正八弟胤禩)案被流放到打牲乌拉。再两年,到了雍正七年二月,李雪琳的爷爷李煦就死于流放之地——李煦殁于流所。
而在曹霑这边,曹霑家也因曹霑的二伯曹頫在雍正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被罢官抄家而衰落。
在康熙六十一年李雪琳的爷爷李煦就因为“亏空之罪”被罢官抄家而衰落了。而曹霑家虽然因为曹霑的爷爷曹寅和曹霑的大伯曹颙的先后去世,几乎成了曹霑家世职的江宁织造由曹霑的继二伯曹頫继任,而境况越来越不好,但曹霑的继二伯曹頫毕竟还在担任着江宁织造,因而至少在李雪琳的爷爷李煦就因为“亏空之罪”被罢官抄家时,曹霑和李雪琳之间的婚约就被取消了。
————
至少在李雪琳的爷爷李煦就因为“亏空之罪”被罢官抄家时,曹霑和李雪琳之间的婚约就被取消了。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李煦因亏空被革职查办了,而且李煦全家(包括家仆下人)还被贬为奴隶被苏州发卖。“在雍正二年十月十六日,总管内务府的大臣有一道奏折”上给当时的雍正皇帝,说李煦全家(包括家仆下人)在苏州“变卖迄今将及一年”也没有人敢买。雍正二年,除了从苏州押往BJ的“途中病故男子一、妇人一及幼女一不计外”,李煦家的妇孺十口被还给了李煦,而剩下的“仆人二百十七名”,全部押往BJ的崇文门变价发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