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前,吴都上空飞出一道金光,起初无人在意。那道金光好像偏偏想要众人知晓它的存在,硬是在吴都上空停留了好久,才终于被众人发现。有人眼尖,一眼就看出那是一本发着金光的书!其中不乏轻功绝顶,武力通天之辈,纷纷上去争抢,然而那本金色的书如同调皮的顽童,在空中绕了几个大圈,渐渐隐去踪迹,再也没人找到!由于没人看到这本书有书面,因此便猜测这是一本残卷,并不完整,于是很多人称其破书!这事一下惊动了九州修行界最强大的十二家势力:儒、墨、法、道、名、阴阳、纵横、小说、杂、农、医、兵!诸位可能对这修行界十二家有所了解,但老朽知道,你们所了解的仅仅只是些皮毛!修行之人,不但需要过人的天资,还需要非凡的毅力,当然机缘也很重要!所以说,修行之人,都是万里挑一!他们中即使是最弱小的,也是万夫之敌!若是其中翘楚,抬手皆可排山倒海,呼风唤雨!更甚者,上天入海,无所不能,弹指皆有毁天灭地之威势!......”王驼子说得激动,抡起竹旗,在高台上挥来舞去,旗面随着挥舞居然隐隐发出低低的呜声。由于他个矮背驼,又瘦骨伶仃,此时看上去就像个老猴一样上蹿下跳,似乎随时都会不慎跌倒,摸样趣味十足!
围观群众听的入神,台下没有丝毫笑声,看那神情,个个都是一脸的崇拜向往!排山倒海,毁天灭地,那是何等威能,这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叶仰天也不敢发笑,这个老头看似普通,实则修为恐怖无边。要是挥个竹旗也能跌倒,那真是亮瞎他的眼了!
王驼子收旗立正,像是用尽全身力气般咬牙重新站稳身体,喘了几口粗气接着说道:“几个月前,那本闪着金光的破书又重现吴都,风波又起,众家汇聚一城,对破书无不垂涎,虎视眈眈!诸位一定好奇,这本破书究竟有何特殊,又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要我猜,这本破书一定是仙人留下来的宝贝!不然怎么连修行之人也要争抢?”
“书里面应该内有乾坤,说不定是个藏宝图!”
“这肯定是记载着修行法门的奇书,谁能抢到就能白日飞升!”
“恩,猜的不错!”“是啊!定是如此!”“没错!”众人觉得很有道理。
这世上究竟有没有神和仙谁也不知道,只有流传九州的神话传说中才有他们的事迹!他们比夜空的繁星更难以捉摸,看不见,摸不着,也无法感受,只存在世人的想象之中!叶仰天一直对这些东西将信将疑,对这本破书是完全怀疑。神仙逍遥自在,对普通人视而不见,哪有空写这种破书扔到这个凡人的世界!
王驼子嘿嘿一笑,说道:“这本书不是人写的,也不是神写的!这是上天所作!虚之初,阴阳汇聚,合而为一,从此便有了形与质,渐生天地与万物……而据传说这本书就从那时便有了,因为年岁久远不可推测,于是人们渐渐把它称作《太始经》!这本书曾经数次出现在九州大地上,但是所有的史料记载都极其模糊,后人根本无法得知这本书上究竟记载着些什么!如今《太始经》再现,好厄并存,福祸相依,九州未来一片茫茫啊!”
“原来这是天书!”
“《太始经》?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你当然没有听说过,没听王驼子说这是一本天书么!”
“不可信,不可信啊!”也有人摇头质疑。
“呸!无知小民!王驼子说的能有假话?”
“文字与书皆由人所创。天地之初,无比久远,连人都没有诞生,哪里来的书?我看王驼子讲的不过是道听途说的!不可信!”
《太始经》这个名字从未被人提起过,儒家学堂也没有与这有关的书籍记载。显然这是极为隐秘的事情!但此时王驼子居然突然把它宣扬出去,是有意还是无心?是十二家故意安排?还是说这个老头有足够的能力顶住这些人的雷霆之威?尤其是他最后那句含糊不清的说辞,这像极了某种暗示!
日上三竿,王驼子足足说了一个半时辰,似乎是没有力气继续站在高台上讲下去,他挥起衣袖擦了擦微汗的额头,缓缓道:“今日时辰不早了,老朽就先说到这,诸位都散了吧,老朽也得走了!诸位要是有幸,下一年还会再聚!”
大多数人都喜欢凑热闹,尤其是在这相对和平的年代。茶饭之余,总要找点乐子!在寿春,听王驼子说书不能说是奢侈,却是一种难得的享受!他说书不收一文钱,但一年来这里说几趟,那是没有准的事。人群渐散,几乎所有人脸上都有一种意犹未尽的神色,三五成群,各抒己见!也有人仍站在原地,想着如何上前和王驼子再聊上几句。
王驼子没有什么好收拾的,弯腰驼背,拄着竹旗,颤着身子走下了台阶,顺着永春大街拐了个弯,向着城西走去!叶仰天遥遥跟在王驼子后边。即使相隔甚远,且有过往的行人遮掩,但他相信以王驼子的修为一定知道知有人跟在后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