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仁也不奇怪为何宋缺会知此事,因为宋家情报网已慢慢健全,而陶仁也没有刻意隐瞒行踪。
陶仁笑道:“正是此二人。他二人实是难得的良才美质,且二人出身寒微、天性纯朴,尝尽人间疾苦,对门阀政治深恶痛绝。我与二人约定,若他们能凭自己的能力,打下一片天空,我就支持他们加入争霸天下的行列。阀主以为如何?”
宋缺笑道:“他们若能争到那资格,我宋家即全力助其争霸天下,又有何妨?”
陶仁道:“好,我们就此约定。”
二人相对大笑,击掌立约。
陶仁接着道:“此时天下大乱,正是确立新秩序最好时机。正所谓不破不立,而新朝的建立,尚需建立新的制度。阀主认为大乱之后,如何实现大治?这正是我要问的第三个问题。”
宋缺沉吟片刻道:“乱后易治,犹如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去奢省费,偃革兴文,布德施惠,与民休养生息。必上下同心,人人响应,中土既安,胡人自服。”
陶仁沉声道:“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力行德政,谁料即将两世而亡,阀主对此又有何看法?”
宋缺道:“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而至自杨广即位后,四处征战,空耗国力。又穷奢极欲,广建宫室别院,四出巡幸,滥征苛税,各处豪杰,纷纷四起,而至天下大乱。此乃子孙不肖也。”
陶仁又问;“如何避免子孙不肖?”
宋缺道:“应从子孙中挑选贤良者继位。”
陶仁道:“倘若继任者初时贤良,而后又不肖。如何?”
宋缺皱眉:“这……”
陶仁道:“我给讲个阀主笑话,古时有一君主,为人恭敬有礼,且极为孝顺。继位不久,尚算勤政。一日,在朝会上一大臣上奏称,山南发生旱灾,因粮食不够吃,很多人快被饿死了,要救灾。那君主不解问道:‘既然粮食不够吃,那他们为什么不吃肉呢?’”
宋缺大笑,而后若有所思。
陶仁又道;“二世、三世后之帝王,自小长在深宫,故而不知人间疾苦。然则这天下是一家之天下,一人之天下。即便皇帝年轻时清明,到老时大权在握,无人敢违逆,此时若是变得昏庸。这又当如何?”
宋缺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良久,宋缺突然大笑道:“先生定可教我。”
陶仁点头道:“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皇帝出口成宪,权力过大,必须要有相应的制约。首先,要先制订一个根本大法,此为宪法。宪法高于一切,皇帝亦不能违反宪法。.knsh.c 不止是王子犯法,与民同罪;天子犯法,也需受罚。”
宋缺赞道:“不错。正该如此。”
陶仁接着道:“其次,可成立一长老院。长老院由皇族中人和贵族构成,由皇帝任命。长老院有权制订除宪法之外的其他法律,但需经皇帝批准才可实行。皇帝有任命和罢免长老的权力,反之,由大长老提议,若超过九成长老同意,亦可罢免皇帝,从皇族中选人重推新君。大长老由长老院推选,由皇帝任命。这样,就形成相互制约的关系,对皇权就有了一定的制约。”
宋缺大喜道;“好。如此我汉人江山当可永固,万世长存。”
陶仁道;“此外,我欲立一大教,名为‘巫教’。”
宋缺即惊且讶,因在此时,民间也有自称‘巫’的人,往往都是装神弄鬼、招摇撞骗的骗子。
宋缺忙问道:“何为巫?”
陶仁道:“从字面上看,‘巫’字上下两横代表天和地,中间是人,也就是意指能沟通天地的人。上古女娲娘娘造人之时,洪荒之中凶兽横行。人之祖先,初生于九州之土,于洪水中哀求上天;于山火中挣扎求存;于疫病中伏尸万里;于凶兽爪牙之下血流成河。人之祖先,几近灭族。女娲娘娘心下不忍,遂赐与人族天道至理,是时人中有巫人出。”
宋缺若有所思。
陶仁接着道:“悟天道,通天理,明是非,有无穷之力,是为‘巫’。解病痛,解迷惑,解灾劫,解一切痛苦,是为‘巫’。掌礼法,持传统,制法度,引文明发展,是为‘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