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锲而不舍的追问下,罗瑞辰聊到了从前的一些事情。这其中有一半内容,在帝西时我就得知,另一半似知非知的内容,通过他本人的回应,我才串起事情的来龙去脉。
根据罗瑞辰的介绍,在帝华大学读书期间,他最大的收获有三:饱读一馆经典书籍、结识一众有趣有能量的人、与当时认识的三个才貌俱佳的女生后续都产生了亲密关系。
前两大收获皆在我的包括我在内的大众的预料之中,毕竟是在国内最顶尖的高校,这群人理所当然都应该个个智商超群,人人自我约束严苛。一群厉害的人共处一校园,一起读书,一起论学,共同启发。将这种获得放在多高的价值位阶,都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有何不妥。
只是,罗瑞辰这样平日里一本正经的傲娇精英,竟然会将在大学里产生联结的女人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多年后还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这一点,倒是深深触动了我。
第一个女生,名叫厉桦,南方人,是罗瑞辰在学生会时认识的学姐,在法学院学习法理学。由于比罗瑞辰大两岁,加上家境优越,经常运动、健身的缘故,厉桦的身体发育情况特别好。罗瑞辰不像标准的“外貌协会”成员,但是当他提起厉桦学姐时,对她的身材用了两个词来强调:完美、震撼。从他那泛着光泽的眼神里,我隐约感受到了他们之间有着难忘的故事。
厉桦自幼随爸爸来到帝京,是在大院长大的独生女,说话的语气中保留着南方女孩独有的韵律,但举手投足间又充满着北方人的洒脱。只是置身京华大学法学院,她没有太多可以交心的朋友。大多数人了解到她的高干子弟出身后,开始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她,有意与她保持距离,仿佛要用疏远去捍卫内心的志气,向外界宣誓:我心中只有对自由的渴望,所谓的权贵全当不存在。
于厉桦而言,罗瑞辰是个异类。他们在学校大礼堂见面后,互相加了手机号,之后长达一个月的时间里,两人躺在宿舍床上互发长篇短信。当罗瑞辰一字一句抠完三十首表达自由与热爱的诗歌后,厉桦突然消失了两天。在这两天收不到回信的日子里,罗瑞辰如是描述当时的心情:我突然痛恨自己为啥要读那么多现代诗歌,为啥就不能用藏头诗或古代风去含蓄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恨不得抽自己耳光,将自己从虚幻中拍回现实中。
让当时的罗瑞辰和聆听时的我没预料到的是,第三天厉桦以全新的方式主导了接下来的故事进展。她在罗瑞辰发送的最后一首诗歌《赤裸的心爱自由》的最后,回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自己赤裸着肚脐眼以上的自拍照,另一张是她手捧《百年孤独》的学习照。
我无法猜想罗瑞辰满怀疑惑打开这两张照片时的心情。按照他当时在我面前表露出的神情,我试着去推测他当时的感受,能想到的除了震撼,再就是亢奋吧。后来,他自己对看完照片后的心情没有过多去说什么,只是他当时的那种由憧憬到遗憾的复杂表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我问及他们后来的结局时,罗瑞辰的回答显得简短而意味深长:“我对她的全部幻想,用了一分钟就消亡了,她骑上去宣誓主导权的一瞬间,我对自由的渴求不再那么单纯。”
关于另外两个女生的故事,我是在开了两罐白啤后,一次性听罗瑞辰讲完的。
第二个女生,马妲,西北人,是罗瑞辰在校外参加活动时认识的隔壁学校的学妹的姐姐。大三时,罗瑞辰为了挣钱还老家亲戚的债,利用暑假时间在外开办辅导班。正在为招生发愁时,一个活泼伶俐的隔壁学校的学妹帮了他大忙。她利用互联网组织了几期外地学生来参观学校的活动,其中在“状元面对面”环节,安排了罗瑞辰出来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并且向家长推荐自己的辅导班课程。效果奇好,租来的教室很快就爆满。
在暑假班结束后的当天,罗瑞辰请所有的工作人员吃大餐,他特意喊来了帮助招生的隔壁学校的优秀学妹。也就是这天晚上,他第一次见到马妲。那时的帝京炎热难耐,干燥高温,在马路边的烧烤摊上,弥漫着声浪的喧嚣和混合的怪味。当罗瑞辰站起来向大家敬酒时,人群中一个身着白裙的女孩站了起来,浓眉大眼,气质抢眼,长发披肩。
罗瑞辰反复强调他当时十分诧异,看到马妲后快速在脑海里扫描整个暑假班与自己合作的工作人员,想要追溯到与她相关联的任何信息,结果完全没有印象。当他愣杵原地时,马妲说的话让他欣喜无比。我十分好奇,以罗瑞辰现在的沉着和成熟,无法推测当时他是怎样的反应。
还是在我的追问下,罗瑞辰仔细的描述了当时的情形。在他请大家聚餐的当天,他让室友杨明骅帮忙收集的名单。他确定名单里的人都能对上,没有马妲的名字在列。看到马妲的瞬间,让他震惊的是面前的人与前一晚梦境中的神秘女人的相貌、声音有着九分相似。
“梦境?那是怎样的梦境呢?”我的好奇心彻底被调起来了,问道。
马瑞辰没有立即回答我,而是在深抿一口红酒后,继续讲述着关于马妲的事。
“白裙子的主要材质是丝绸,穿在她身上格外动人,凸起的线条让我心花怒放。我当时在想怎么会有这么美丽的姑娘对我说如此动人的话。”
“噢?当时,她对你说的话,你还记得?”我问道。
“刻在心中了。”
“噢?”我十分好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