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老杨一起穿过了那条繁华的街道,再走过几条长街,他们来到了城南的一处角落。
这里鹤立鸡群般的竖着一栋三层高楼,木楼之上处处彰显着精致,令人一看便知不凡。与周围低矮的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颇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招牌上赫然写着四海居三个大字,大门处还挂着一副对联。
“左联是,迎五湖四海之友。
右联是,送四面八方之客。
横批迎来送往。”
看着眼前不时有人进出的客栈,叶知秋望向身旁的老杨,问道:“老杨,这就是咱们这里最好的酒楼?可有什么说道说道。”
老杨见自家少爷发问,连忙回道:“少爷,这里不是咱们这儿最好的酒楼,但是这里却是咱们这儿生意最好的客栈,每日午膳之时就数这儿的人最多。这里靠近江边,商人们来往方便,客栈生意十分兴盛,更是汇聚了八方来客。少爷想要热闹,这里绝对包您满意。”
八方来客吗?叶知秋觉得自己今天是来对了,这里简直就是打探消息最理想的地方。五湖四海的商人们汇集于此,他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消息。要知道自古以来,商人们便是对信息最敏感的一批人,所以他们带来的消息也必然是最即时的。
不在多想,叶知秋带着众人走进客栈。
门外还不觉得有什么,进门之后叶知秋才算是明白了什么叫五湖四海。
吵,非常的吵,他感觉自己周围像是有一万只鸭子在嘎嘎乱叫。各式各样的人操着各种各样的方言,说着一口他听得懂或听不懂的话,这就很五湖四海。
这一刻,他有一种转身离开的冲动,好在他还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
还未等他完全适应这喧闹的环境,眼尖的店小二就已经看见了这群非富即贵的客人,连忙揣着笑脸快步跑到了他的身前。
“客官,您里面请,里面请。”
“您是打尖儿啊!还是住店。”
叶知秋看着眼前这个衣着干净,态度热情的店小二,他对这家客栈能有这么好的生意也就不奇怪了。
“打尖儿。”
一行人被小二引到了,一处靠墙的空位坐下。叶知秋对身旁侍立的小二吩咐道:“把你们的招牌菜都上一遍,让我尝尝你们四海居的手艺究竟怎样。”
“客官今日您定能满意,咱四海居的手艺在本地那可是没得说。劳您稍等,菜一会儿就到。”
看着店小二离开的背影,叶知秋开始招呼众人坐下,可是半晌却不见人动。看着他们一个个左顾右盼的将视线落在了老杨身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