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反复思虑,今有九策献于皇上!”
章哲大喜,连忙说道:“先生请讲!”
“其一,掌控兵权。如今吴国境内大多世家豪族掌握地方军权,如今皇上新登皇位,根基未稳,如欲成大事,这军权一事须得牢牢把握。但若突然大举夺权,恐怕会激起兵变,须得徐徐图之。建议皇上以平叛、剿匪为名,将忠于皇上且能力卓越的将领分派到各郡,削弱郡尉军权,待时机成熟后,则以良将取而代之。如此一来,军权在握,皇上便不会如刺在喉。”
“其二,制衡世家。如今吴国境内,共有五大世家,其中魏家、孙家在朝中势力根深蒂固,其家中不少人掌控兵权,而顾家、李家世代务农、经商,富可敌国,赵家则是靠着家主赵尚忠在朝为大司农,以权谋私,靠盐铁发家致富,并以此击垮了原先的陆家,成为最后一大世家。如今皇上招贤纳仕,可选良才任命为基层官吏,这样既可使所招贤才一展所长,又可逐一清洗世家官员,日后根除世家大族在朝中的势力时,便不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另外,限制世家扩展实力,今后皇上大权在握之后,应当颁布法令,从田地、私兵规模上加以控制,那么皇上可高枕无忧矣。”
“其三,平稳市价。如今粮价高居不下,百姓日益贫困,长此以往,穷凶则极恶,难免会激起民变,皇上宜选良才,出谋划策,平稳市价,但皇上不宜擅自用兵抄没商贾家产,否则一来世家反抗,危害极大,二来日后恐怕再无商人敢于吴国境内行商。”
“其四,论功行赏。皇上招纳贤才后,任命官员不得随意,应当以功任职,否则有才能者后来居上,而有功之老臣却因才能不足需退位让贤,如此一来,朝纲不振,良才必然得而复失。所以,日后皇上须得严谨任命官员,凭功绩行赏。”
“其五,明辨视听。如今皇上新登基,需招募贤才,谋取情报,掌控视听,不被蒙蔽。想必皇上不会不知道情报的重要性吧!”
“其六,防备楚越。如今楚国势大,明年开春耕种之后必然大举进攻我国,而现今我吴国缺乏士卒、粮饷,建议皇上放弃鄱阳和豫章的各县,彻底迁移百姓至鄱阳城和豫章城,再命兵将严加防守,城内广积粮草,城外坚壁清野,日后可以之为战场。另外,我吴国势弱,须得于庐陵郡和吴郡陈兵以防备越国突袭。至于江北的薛国,因其与许国、鲁国混战多年,互相制约,反而不用过于担心。”
“其七,加强军备。皇上可命令全国将官,操练部队,并择良将剿灭匪患。至于征兵一事,我国粮饷缺乏,建议暂缓,部队当以精壮为主,去芜存菁,剔除老弱病残,并加以安抚。另外,招揽良将负责训练,务必使所战之兵皆为精锐。”
“其八,降低赋税。如今吴国百废待兴,百姓贫困,建议皇上降低赋税,既可以富实百姓,又能大获民心。”
“其九,改革吏治。如今朝纲崩坏,朝堂之上庸才多而贤能少,皇上不如破而后立,整顿吏治,以良才逐步取而代之,如此方能实现皇上‘与贤能共治国’的宏愿。另外,现今不少官职的职责互有重叠、矛盾之处,到时可一一订正,岂不善哉?”
从第一策起,章哲就已经听得双眼放光了,随着司马仲德的解说,章哲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待到司马仲德说完,章哲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心里大为赞叹:“这司马仲德果然是能臣啊,这么一来,自己治国便有了明确的方向,施行政令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见招拆招、七拼八凑的了,这牛人提出来的九策简直可以作为目前的治国大纲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