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哲坐在御书园的书房里,面前摆着一张地图,而坐在自己对面的则是新任议郎司马仲德。
章哲知道司马仲德以前是教书先生,所以这次把他请来便是为了增加章哲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最基本的,自然是历史和地理。如今章哲上午朝会,下午招贤和学习,日程安排得满满的。
司马仲德也不藏私,为章哲详细的讲解了现在这个世界的由来。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这些神话在现在这个世界似乎也是通用的,而夏、商、周这些朝代也确实存在,可后来就不一样了,周王朝持续了近五百年,然后就走了下坡路,皇室衰微,大权旁落,其统治下的诸侯、小国之间不尊号令,互相征伐,战争频繁。小的势力纷纷被大势力吞并,形成强大的诸侯国,并在各个地区实现了小范围的统一,秦、魏、晋、楚、宋、齐、梁这就是传说中春秋时期的七大国,这七大国原本只能称王,哪知道后来秦国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囚禁了周王朝的君主,之后为了统一中原,秦王昭告天下,自命为皇,意思就是统一中华的唯一帝王。而其他各国为了与之抗衡,纷纷效仿,不但声名脱离大周统治,而且纷纷自立为皇,这就是传说中的“春秋七皇、各不相让”。
到后来各国因频繁交战,国势衰弱,于是出现了一个比较和平的时期。这一时期,各国的兵器也由铜器时代进化到了铁器时代,而随着牛耕的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倒是有了迅速发展,各国人口再次达到历史的顶点。但是,这些大国的内部却出现了新的矛盾,不少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国君争夺权力。首先,晋国出现了燕、赵、蔡三家大户,将晋国进行了瓜分,而自己分别建立了国家,这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然后,魏国出现了卫、陈两家的崛起,从而形成了“一地三强”的局面。之后,蜀中大族刘氏趁着西羌和乌丸对秦国的骚扰,于是脱离秦国自成一家;梁国为郑、邓两家所瓜分,史上称为“郑邓分梁”。战败之后,忠于梁国的遗民只得南下,越过蛮荒丛林,并在西南之地建立南诏国。宋国因为对世家大族的掌控不足,国土一分为二,于是申国趁势崛起。而这期间在长江流域,章家和士家不满楚国的欺压,各自凭一己之力,建立吴、越二国。至此,中原大陆形成十九个国家。这一时代极为混乱,礼乐崩坏,民不聊生,各国死伤惨重,十户之中有九户死于战事。因此,这一时代被史官记为“战国乱世”,也被称为“黑暗时代”。这一时代,战争完成了从单纯的指挥部队硬拼到以谋略决胜负的演变。
各国持续纷争,旷日持久,因民生凋敝,不得不再次中止战争,十九国共同签订了“弭战之约”,然后就有了近百年的休养生息,这一时期因为各国加速发展,力图领先其他国家,所以手工业、农业、商业高度发展,国家科技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则是文化上的变革,无数的学者在如何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教化民众等方面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学派,并创立了不同的学说,纷纷阐述了各自学术和文学派别的思想,这百年便被称为“百年复兴”,学者们则喜欢称之为“诸子百家”。而传说中的造纸术、指南针也就是这个时代最大的产物。也就在那个时代,士、农、工、商才被世人分为四大阶级。
而后的五十年里,各个国家纷纷积攒实力,以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十年前,秦国首先打破“弭战之约”,率先领兵攻打蜀国,而后燕、赵、蔡三国则开始相互交锋,魏、陈、卫三国也按捺不住,开始爆发战争,郑、邓、南诏也开始争权夺利,许、鲁、薛三国为了领土大打出手,结果形成了互相制约的情形。而最惨烈的则是楚、吴、越三国之间的战争。
吴、越两家在国势上弱于楚国,原本形成同盟共同抗楚,哪知道楚国施行离间计,破坏了吴越同盟,先发制人,将越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然后再举全国半数兵力进攻吴国。吴主章寒,也就是章哲这一世的便宜老爸听信了奸臣的谗言,斩杀了当时吴国的名相李松岩,然后又中了楚国臭名昭著、卑鄙无耻的暗杀之计,大量优秀的人才损失殆尽,因而在豫章之战中,章寒的战略部署及战术布置失当,被楚国大将军项达率12万大军把吴国的10万大军一一击破,吴国损失惨重,死伤无数,而吴主章寒也因为交战失败,吐血三升而回,到了宫中,于昏乱之中任命当时的司农孙博为相,卫尉司徒勇为太尉共同辅佐新皇,跟着便撒手人寰。
章哲听完这段历史,心中感慨,这个世界和上一世何其相似,只不过转折点似乎就在于秦国未能统一天下。
现如今,章哲所处的时代再次战火纷飞,绝对称得上是“华夏全面战争”的年代。
学完了历史,章哲就开始学习地理。他原本就有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的学习,于是在司马仲德一连几日的讲解下,很快就将中原的山河地理牢记在心,所以章哲的“地理”一项很快就涨到了6点,紧接着章哲孜孜不倦的学习这个时代有限的天文知识,包括气候、季节、星象等等,当然这些对于章哲来说倒是极其容易理解,甚至有些知识司马仲德恐怕都还不一定知道。章哲甚至通过自己以前所学还判断出自己的国家处于这个不知名世界的亚热带,还是在北半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