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令拿走《聚灵诀》后,虽对吕承无大影响,但平日吕承惜书如金,被陈令这么拿走,心里实在膈应。
又过几个月,吕承恰巧在路上遇到了陈家的二小姐,同时也是吕承同窗的陈玉儿。
这陈玉儿肤如凝玉,比吕承虚长几岁,女孩发育早,已经出落得娇艳欲滴。
吕承上前问了一句,“玉儿姐,你大哥之前拿走了我一本书,说是他们门派的不传之秘,你知道之后怎么样了吗?”
陈玉儿对吕承的问题不屑一顾,道:“吕承,你是真傻还是假傻?你平日抱着的那本破书,我大哥说你拿着也没用,只有给他才能发挥出真正用途,跟你说的那些话都是骗你的,什么不传之秘,不这么说你能给他吗?”
“什么?”
陈玉儿一言惊醒梦中人,吕承的脸色刷一下就沉了下来,什么不传秘术,什么偷学重罪,原来都只是图他一本书,“不就一本书吗?他是正规的灵术师,什么灵术秘典拿不到,为何要图我这样一本书呢?”
陈玉儿上下打量了吕承一番,目光越来越鄙夷,道:“虽说这本书不是我大哥门派的不传之秘,却也是一本秘典,可不是一般人就能得到的。也不知道你从哪儿来的狗屎运,机缘巧合拿到了这本秘典,跟着上面训练,居然还练得略有所成了。”
“我大哥说了,你这傻小子的体质简直差破天际,灵力内探居然进不去,是个灵道封闭的体质,但是对着这本书练,居然练出了灵感,就证明这本书价值有多大了。”陈玉儿一脸的不屑一顾。
“这宝剑要配英雄,我们饱读圣贤书,自然明白匹夫无罪怀璧其罪的道理,你从这本书里拿到的好处够多了,它在我大哥手里才是最正确的归宿。”
陈玉儿一番话讲得吕承哑口无言,但这《聚灵诀》吕承已经倒背如流,经过长久的练习其实已经融会贯通,他并不觉得这本书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那么其神秘之处到底在哪儿呢?
但是疑问归疑问,看陈玉儿那表情,吕承也没有了继续纠缠下去的理由。
陈令已经断言吕承没有修习灵术的天赋,不容多想,吕承的灵术师之路也只能就此作罢。
……
秋去春来,畔玉突逢旱灾、陈令回乡祭祖等诸事,都已成过去,或只成坊间闲时谈资,去年冬雪瑞盈,今年春种多雨,正是丰年之兆,吕信也忙了起来。
惊蛰过后,因为天阴多雨,吕承的晨读只能在房间里借着烛光进行。
近几天街坊邻里一直流传着成山要烧起山林大火的传言,要百姓尽快收拾家什细软赶紧离开,听说山脚下几个村庄的村民似乎信以为真,都离开了成山。
但这天连日阴雨,屋外连点火都点不着,哪来的大火呢。
说来也奇怪,虽说这天气连日阴雨,吕承胸口的曦光居然越发温热,而且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使得即使天气潮湿,吕承整个身子也十分干爽舒适。
就这样又过几日,天气难得放晴,柳英到屋外晾晒衣服棉被,李欢屋里屋外打点着家务。久不见天晴,吕承也到屋外诵读诗书。
突然,从成山方向,传来与闷雷无异的轰鸣声。
轰鸣声越来越响,并且越来越清晰,仔细辨认,似乎是万马奔腾的马蹄声。
不一会,吕信慌张地跑回来,冲进内房卷起一大包细软,拉着柳英和吕承,叫上李欢不由分说往外跑。
“爹,怎么了?”吕承被吕信的慌张吓到了,问到。
“一队南蛮人打扮的大军从成山那边杀了过来,许多在山脚下耕种的乡亲们都被杀了,我也不知道怎么了,总之赶紧逃!”吕信一手拉着吕承,一手拉着柳英,跟李欢一起往北门跑去。
可没走几步,畔玉南边便飞来一支又一支的火箭,许多百姓来不及反应怎么回事,便被箭射中,倒在了血泊中。
更多的房子被火箭射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回头望去,昔日吕承在那读书练功的旧宅,已经被许多火箭射中,烧了起来。
吕信带着一行人东躲西藏,终于来到了畔玉北门。
但是刚一到北门,几个南蛮人骑着高头大马,就站在北门门口,手中的白刃已被血染得通红,其中为首一个南蛮人骑的马上,还挂着几个刚砍下来的人头。
看到此情此景,吕信当机立断,撒腿便往东门跑去,可骑着马的南蛮人何其快,迎头就赶上,手起刀落,跑得较慢的李欢被斩为两半,命丧当场。
由不得几人悲伤,吕信带着妻儿躲入了巷中,外面砍杀声、求救生此起彼伏,一日前还一派繁荣景象的畔玉,此刻成了人间地狱。
在小巷中没跑多久,一队南蛮步兵发现了三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