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大雨没有停歇下来的意思,越下越大,郑延秋不放心家里的父母,夫妻俩又冒雨跑回家里。
这会,父亲在西边房间,他搬了一张摇椅,躺在上面,边上虽然点了一圈蚊香,他还是拿着一张纸皮在身上挥舞。
看来还是禁不住蚊子的围攻,一楼之前收拾了一下,没有彻底消毒什么,肯定有蚊虫从窗户跑进来。
郑延秋又上了二楼,母亲站在饮水机前准备接水,嘴里还在骂人,看着她佝偻的身子,郑延秋忍不住掉下两行泪,她不容易,一辈子省吃俭用,有时还塞钱给他,怕儿子口袋里没钱花。
尽管母亲有时痴呆,有次清醒了,她居然拿出六万多现金,这辈子省吃俭用,满心都是这家人。
郑延秋不断的跟母亲认错,像哄小孩那样,总算安抚住她激动的情绪,一家人总算安静了下来,父亲终于忍受不了蚊子,抱着丝棉被又回到了房间。
第二天早上,七点这样,郑延秋来到莉丝制药,工厂里上班的人陆续多了起来。
郑延秋来到人事部门,和几个新员工领了厂牌,这时,第三生产部的人也过来了,做了交接,带走七个新进来的员工。
领着郑延秋他们的人叫杨坤,三十出头,戴着近视眼镜,寸头,人长的稍胖,看上去挺机灵一个人。
“自我介绍一下,我叫杨坤,第三生产部安全员。”
他说完,用手特意扶正了头上黄色的安全帽,又推了快掉到鼻梁中间的眼镜,继续对大家说起话来。
“大家有没有看见,厂里到处装了避雷针。”
顺着他指到的地方,只见整个厂区,所有楼顶都安装了避雷针。
路上杨坤又交代大家说,咱们这个工厂,是提炼抗生素的,一个塑料袋初粉好几十万价值,三个生产部门,新车间很快就可以投产了。
他说公司非常重视安全这方面,董事长曾经说,就是发生了火灾,也不建议员工在脑袋空白情况下去救火,发现自己没有专业救援经验的,应该立即向外面跑去。
听了杨坤说的,郑延秋心里一阵喜欢,看来找对工厂了,一个企业珍惜员工的生命,不会坏到哪里去的。
跟着杨坤到了生产安全部大楼,到了这个部门的办公室,大家被告知,要先看安全方面的资料,准备劳动节后再考试,要通过厂级、部门级、小组级、三级安全培训,考试合格才能入职。
负责培训的叫陈英,开始她戴着口罩,这个女人几乎满脸堆笑,而且全程没有停顿过的,让人感觉她精力充沛,郑延秋认为这就是工作好的状态。
“我们既然应聘进来了,那就是基本进入工作状态,这一下子休息五天,时间是不是太久了。”
刚才还是笑容满面的陈英,听见郑延秋当着这么多新人面前质疑她,顿时指责他,说做为职工要听从安排,这是职工最起码的素养。
郑延秋按耐住脾气,笑着回了一句:“不是,我是这么想的,我是本地人,这休息几天倒是没有问题,但这里外省人就不一样,五天时间在外面开销也是一笔小数目,毕竟都是打工的。”
“你这么不听安排,可以立即辞职的,工厂不差你一个人。”
大家都屏住呼吸,大气不敢出,陈英突然暴怒,她说:“以后什么事不要找我,我管理不了你的。”扬言要马上把杨坤叫过来。
很快,杨坤从办公室门外走了进来,得知郑延秋当众质疑,他居然不由分说安慰陈英,一口一个新人不懂厂规。
陈英气的拿着一叠纸张,拂袖而去,等到打发了众人离开,杨坤又悄悄将郑延秋拉到一旁。
“郑哥,你没进来之前,第三生产部我年龄最大,我八三年,现在你来了,我是老二,以后我就喊你哥。”
陈坤附到郑延秋耳边说道,搞的有些神神叨叨,当时郑延秋心里就在想,这人典型的马屁精。
郑延秋以为杨坤会借题发挥,其实他对陈英说的本来就没什么,只是没想到会这样,难道这个工作氛围就是这样?
原来,根据杨坤透露,因为明天起,五天时间都是节假日,上班了工厂是要发三倍工资,这样的福利,当然不会安排到新员工头上的。
一边消化新的工作氛围,一边强迫自己摒除所有负面情绪,只有冷静的大脑,才能拥有清晰的思路,何况就是一份普工而且自己现在需要钱。
郑延秋仔细听着身边杨坤说的话,他几乎没怎么打断。
“这个工厂,包括行政部门,还有人事部门,那些人一句话都会被无限放大,现在说的,不用多久就会传到领导耳朵里,以后你就知道了。”
杨坤还透露,他的安全员也是花关系得到晋升,实习期一个月,他只想能够平稳过度,到时他就是从操作工华丽转身文职。
“不容易啊,我从操作工....”他喃喃道。
时间渐渐过去,转眼就到了中午十一点半,工人们很快就会下班,然后去食堂吃饭,这里吃饭是报销一部分,并没有招聘广告说的有包吃。
……
从莉丝制药厂回来,刚进门,父亲拿着户口本和身份证,让他拿去村部找文统。
手里拿着父亲塞过来的证件,郑延秋一愣,这是干嘛,他没明白过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