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顿后宫三
信王府。
王承恩在王府大堂屋内来回的踱步,眉头紧锁。这一段时间巨大的变化,一时半会让他难以快速进入到应有的角色之中。
他本是东厂安插在信王府里的眼线,和曹化淳一起在信王府内负责监视信王的言行举动。曹化淳时任东厂提督,是王承恩的上级。长期在信王府内的合作,他们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关系和私人感情。天启年间,魏忠贤得宠专权,曹化淳因得罪魏忠贤被逐出京城,发配到南京戴罪。
在此期间,无论是王承恩还是曹化淳都作为王府里的太监,伺候在信王朱由检的身边,特别是后来王承恩做到了信王府主管的位置,他们是看着信王出生成长,长期的接触,王承恩对朱由检的感情十分复杂,不仅仅是奴婢对王爷的尊敬,也包含一种深深的亲情在心中留存,因为朱由检的生母早早离世,信王从小的生活就缺少一定的亲情相伴,王承恩对信王呵护有佳,情真意切。更为重要的是,当初的信王现在登基称帝,是大明王朝货真价实的皇上,忠君报国的情感更增加了王承恩坚定不移的信念。
上午接到魏忠贤传递的口谕,下午见到了崇祯皇帝,所闻所见,让他深切的感受到,一方面朱由检对他发自内心的信任和依赖,另一方面圣上对魏忠贤的提防表露无疑,可见在未来不久的某一时刻,一场大的风暴必将爆发,而风暴的中心必然是魏忠贤及其余党的彻底垮台。
圣上迟迟未发力动手的主要原因在于魏忠贤党羽众多,需要谨慎行事。而事关圣上安危的宫内诸多事宜,责无旁贷的落在了自己身上。想到这些,就在这舒爽宜人的季节里,王承恩依然浑身冷汗直冒,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书案上,一大叠厚厚的人员名单就摆在哪里,这些都是东厂掌握的宫内太监宫女的名单,每一个人都记载的非常清晰,家庭地址,出身情况,几时进宫,现居何职等等记录的一应俱全。但是王承恩知道,名单上记载的一个个人名,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具体而真实的活生生的人。是人就会有变化,是人就会有思维,是人就会受到具体环境的影响,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长期生活在信王府内的生活经历和受命于东厂负责监视朱由检的王承恩知道,皇宫内看似平稳祥和的外表下,埋藏着风起云涌的争权夺利,这种争斗席卷整个深宫大内,每一个大大小小的太监宫女都身不由己的置身其中,都在为自身利益绞尽脑汁的各显其能,对于内情他虽然不能全部掌握,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他深切的感受到,要想确保圣上和宫内的安全,必须建立起一整套新的规矩安排,而执行这一整套规矩安排最主要的是人。以前宫内伺候皇上的太监宫女等人全部更换,以确保皇上的安全同时,更能确保宫内信息不至于泄露,这些是需要做好的工作。另外,圣上饮食这几天一直由周皇后亲自制作,这表明皇上对饮食安全很不放心,这更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重中之重。
梳理好自己的思路,冷静下来的王承恩停止了缓慢的踱步,坐在书案后的椅子上,提笔书写自己的计划书,他需要尽快的融入到新的角色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圣上的恩宠,为自己的未来开创一片新的天地。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这个道理他比谁懂,为此他只有小心翼翼,勤勉忠君,做好自己份内之事,而现在圣上要求整顿后宫就是一个最大的考验,只有通过这一关,自己才能站住脚,赢得圣上的欢心。
戊时(晚上七点)紫禁城,乾清宫。
王承恩凭借信王府主管,崇祯皇上身边人的身份,还是得到了值守宫门太监的上报得以觐见。
跪倒在地的王承恩双手呈上自己字斟句酌的计划书请崇祯皇上御览。
“平身吧,”朱由检平静的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