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魏党二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初二,卯时(早晨五点)
紫禁城午门的鼓声响起。
皇极殿厚重的宫门缓缓打开,轮值小太监王建的喊声传来:“时辰已到,百官上朝。”尖锐的嗓音刚刚落下,文武百官趁势整理一下本已整洁的衣服,在内阁首辅施鳯来,礼部尚书李国,户部尚书来宗道,英国公张维迎的率领下,文东武西,鱼贯而入。
明代的朝会,按惯例分为大朝和常朝两种方式举行。大朝,亦称正朝,一般在正旦,冬至,万寿(皇帝生日)三大节日举行,属于礼节性朝会,主要是朝贺为主。
常朝又分为朔望朝和日朝。朔望朝洪武帝时定为每月朔(初一)望(十五)日在奉天殿举行。于慎行《制典》篇说:“本朝朔望御正殿,百官公服朝参,而不引见奏事。”实际上仍是朝贺的性质,同样不处理政事。与政事有关联的是日朝。日朝在洪武时主要是指早朝,每日举行,初在华盖殿举行,后多在奉天门举行。再后期的朝会逐步改变,一般都在宫殿内举行,克服了以前的“衙门听政”的现象。
至于日朝问题,隆庆六年,万历继位,修改日朝为每月逢三,六,九日上朝,故此日朝之说取消。万历皇帝主政之后,曾出现三十多年不上朝的奇闻,导致朝会彻底停止。接着继位的天启皇帝也是长期不理朝政,以至于出现了魏忠贤阉党集团把持朝政,惑乱朝纲的问题。
现在,终于迎来崇祯皇帝临朝主政的时刻了。今日早朝,这对于很久没有感受到朝会气氛的文武官员们来说,感觉非常振奋。参加朝会,参与朝政,这是众多朝臣们共同的愿望。新皇登基,不仅诸多大事都需要商议,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得知新皇的执政态度和方式,朝堂上的各方势力都在默默的观察和等待新皇帝的表现,以期汇聚力量向对方发动致命一击,这才是朝臣们最真实的想法。
宽敞明亮,气势滂湃的皇极殿内百官文东武西,整整齐齐的分列两侧,垂手侍立。
轮值小太监王建再一次的高声喊道“皇上驾到,”声音未落,朱由检迈着稳健的步伐一步一步的登上御阶,向着龙椅走去。
“天子上朝,百官跪拜。”
声音落下,左右文武百官当即在内阁首辅施鳯来和英国公张维迎的带领下,面向大明天子行三叩九拜之礼。“臣等叩见圣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