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魏党八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初秋的夜晚,东边的天际清如薄绢的浮云,簇拥着悄然升起的一轮浩月冉冉升起,余辉映衬下的京城没有了白日里的喧嚣迎来了沉寂的时刻,空气中舒缓流动的清风也变得凉爽了很多。
大自然赐予的宜人感受,并没有给此时的大明朝臣带来多少惬意,许许多多的朝臣都不由自主的陷入到了一种或惶然或激动的情绪当中。
同一轮明月,同一座京城,官员们的表现迥然有异。垂头丧气提心吊胆者有之,兴高采烈群情激愤者亦有之。
对于朝臣们的各种心思,此时此刻的朱由检是不在意的,他坚信自己作为拥有至高无上生杀予夺权力的天子,朝政必须按照他的意愿实行,改变大明的发展轨迹,中兴大明以安天下的宏伟蓝图早就在他闭门四天的时候,思虑成熟,只需要按设定的计划实行即可,任何顽冥不化,阻碍施政的朝臣,不管是谁,都必须清理,借助于自己来自后世熟知那段血雨腥风历史的先天条件,大明必将浴火重生,对此他充满的自信。
………………
紫禁城,坤宁宫。
春光旖旎,香气缭绕,周皇后白皙的臂膀轻轻的搂着依偎在自己怀里的朱由检,激情云雨之后的平静,带给她的是幸福和满足。看着怀里的大明天子,自己的夫君,勇猛过后安详的睡容,心中升起暖暖的柔情。她轻轻的把夫君平稳的放在睡枕之上,一弯红唇轻吻熟睡中夫君的面颊,她祈祷和期待这样的幸福能相伴永远。
………………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九月初三,辰时(早晨七点)。
乾清宫内,朱由检神清气爽的端坐在书案之后,看着眼前跪伏于地的两位太监王承恩和曹化淳,笑容满面的说道:“二位公公,平身,来人赐坐。”
这两人早年在信王府就是他的奴婢,相互之间的私交不错,不然王承恩是不会在自己的建议书中提了一下曹化淳弃之可惜的建议。他们都是东厂安插在信王府内监督信王的探子,曹化淳还是王承恩的上级,这一点王承恩在和他回到坤宁宫的路上,就如实对说了,既然他如实交代,朱由检自然宽怀大度,他深知大明朝历来如此,监视监督之风普遍存在朝野上下,更何况自己曾经是信王,更是不会轻易被东厂忽略,东厂这一切都源自于皇帝,都为了皇帝,而自己就是货真价实的当今皇帝。
对于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朝臣们的情况,穿越而来附身于朱由检身上的他是极为重视的,闭门四天不出的时候,他也是苦思冥想了很长时间,经常出现的无数人名在他的脑海里都很据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的表现有了一个大概评判,这些作为档案牢的记在心里。因此他现在选择用人的标准唯一一个就是忠诚,失去了忠诚的人,在他的眼里什么都不是。
坚定自己信条的朱由检是不会简单的以好人坏人来评价现在的大明朝臣,忠诚第一,能力第二,是他选用人才的基础,更何况此时的大明不是人才稀缺,而是人才济济,都在等待他在不久的将来进行挖掘使用。
“曹公公连日鞍马劳顿辛苦了,”朱由检笑着对曹化淳说。
“感恩圣上眷顾奴婢。”曹化淳赶忙再次跪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