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治魏党十四
乾清宫内,书案后的朱由检看着跪在眼前的卢九德,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这位太监,在明末风起云涌的军事历史上,以其顽强奋战,抵御反贼,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卢公公平身,赐坐。”朱由检收回自己的思绪对卢九德说道。
小心翼翼坐好后,卢九德低头无语,他实在是想不通,自己一个小小的御马监太监,圣上为何会召见他。
“卢公公,朕闻听你崇尚武艺,可有此事?”朱由检打破沉默,
“回圣上,奴婢粗通拳脚,不敢妄称尚武之艺。”卢九德躬身谦卑的回到。
“好,卢公公,御马监现今情形如何?”朱由检换了一个话题。
卢九德闻听一愣,旋即跪倒在地,“奴婢因对御马监司马事宜提出过建议,引起提督太监徐公公不满,今晨还发生了争执,此事叨扰圣上,奴婢深感不安,望圣上责罚。”
………………
明末,皇宫御马监是明代内宫二十四衙门之一,执掌马匹扩充和外番进贡马匹管理职责,拥有养马驯马人员。官员设置为:掌印太监,监督太监,提督太监,各一人,下有掌司,典薄等员。
………………
朱由检也是一愣,他招卢九德觐见,完全是自己突发的一个想法,见一见这个后世闻名的人物而已,没想到卢九德以为是自己和提督太监徐公公的争执让圣上知晓了,所以圣上才召见自己询问,因此才跪地请罪。
这个时间段里,朱由检并不想过多的亲自处理这类事情,他的重点在于朝政大事的解决和自己心目中人才的招徕,因此对于这样的争执,未作理会,
“传旨,卢公公调任司礼监随堂太监,伺候朕之身边。”
“奴婢遵旨。”卢九德喜出望外,赶紧磕头谢恩。
在王承恩和曹化淳率领的东厂和锦衣卫联合行动下,一大批魏忠贤阉党集团的分子都抓捕到诏狱,诏狱一时人满为患。经过崇祯皇帝的批准,还有大批余孽被押送到东厂大牢予以看押。
一时之间风声鹤唳,所有身份存疑人员悉数缉拿入牢,朝臣受其牵连者数百人之多。
没有时间忧虑这样的情况,在小太监的配合下,大量奏折被区分开来,朱由检正在全神贯注的查阅朝臣们有关自己三大忧患问题的奏折,他要从中发现符合自己思路的可用之人,加以提拔安置,这成为他的重要工作。
东阁大学士礼部右侍郎李标的奏折,进入了他的视野之中。
“……朝内派系林立,朝臣或依附阉党,或自命清流。或扭于地缘勾结齐党,浙党,宣党之流,互相倾轧攻击,诸臣不思朝政,贪污受贿,国势日衰,腐朽日甚,终至难收。臣意圣上当为断然举措,任人唯贤,以和平为社稷培元气,则元气增,国力盛。”
李标,在明末朝堂党派林立,互相倾轧的时期,绝对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他无党无派,力反党派之争。
《明史列传》记载其:“官清正,性耿直,敦大礼,顾大局,明辨是非,直言谏君,以风亮节。”
《明史》赞曰:“庄烈帝在位仅十七年,辅相至五十余人,其克宝令名者,数人而已。若标等是也。”
然而在真实的历史记载中,由于生性多疑的个性,崇祯两次启用李标为内阁首辅,又两次令其乞休归里。
熟知后世真实历史的朱由检是不会在犯同样的错误,他认真的把李标的奏折看了好几遍,他相信,必须提拔重用有这样的人才来辅佐自己,朝堂之上的混乱局面一定会得以改变。
就在朱由检在宫内御览李标奏折的时候,京城西大街南侧一座四合院里,李标正在自己简朴的书房里默默的发呆。
自己的奏折早晨已经交给前来的锦衣卫转呈圣上,现在京城戒严,所有人均无法外出,圣意如何,结果如何,无法知晓,这让他闷闷不乐。
老管家魏三走进书房,看见自家老爷还在那儿发呆,午饭还放在那儿一动都没动,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老爷,老奴让下人在热一热,您还是吃一口吧,不吃饭不行啊。”
李标在发呆的状态下回过神来,看了一眼老管家,苦笑一下,“魏管家,不用了,收拾下去吧,给老夫在换杯热茶来喝即可。”
喝了一口热乎乎的香茶,李标的思绪又陷入起伏不定状态,新皇登基这一段时间,从第一次临朝的圣训到这几天来的风云变幻,他明显的感觉到,圣上要惩治魏忠贤的态度很明确了,只是这样的举措会给朝堂上带来什么变化,党争能否就此停歇,他还拿捏不准,所以他在给崇祯皇帝的奏折里建议断然举措后任人唯贤,为大明王朝培养元气。圣上的三件烦心之事,无论是内忧外患,财政匮乏,军事疲废都是元气大伤,只要恢复元气,这些事情自然可解。至于如何培养元气,他没提出具体的建议,他想等朝堂局势平稳以后在上奏皇帝。
然而这样的想法只是他自己的想法,朱由检可是不给他这个时间了。
魏三敲门而入。“老爷,门口来了几位亲军护卫和锦衣卫要见老爷。”
“哦,所为何事?”李标疑惑的问道。
“他们说,圣上有旨,宣您进宫。”魏三急切的说。“老爷,这个时候圣上宣您进宫,会不会?”
“勿慌,老夫清者自清,”李标站起身来,接着说道;“给老夫更换官服。”
少顷,一身官服穿戴整齐的李标出现在府邸大厅,跪倒领旨后,在亲军护卫和锦衣卫的保护下,乘坐一席小轿出现在京城大街上。
透过轿帘,没有行人的街道上,往来军兵不停的巡逻,间或有一队队锦衣卫押解人犯穿街过巷,紧张的气氛弥漫整个京城。
紫禁城,乾清宫。
李标来到这里的时候,一眼看到了当今首辅施鳯来和礼部尚书李国,户部尚书来宗道三人站在乾清宫的台阶下,他急忙上前一步施礼:“属下礼部右侍郎李标拜见三位大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