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赐宴
紫禁城,武英殿。
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在靖难之变后,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大规模扩建北平,同时将北平更名为北京,扩建结束后正式迁都于此。原都城南京作为陪都依然存在。
扩建后的北京紫禁城,作为明皇室的宫城,全部宫殿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
“外朝”由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组成的中轴线和中轴线两侧的殿阁廊庑组成。
在太和门的东西两侧分别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两组宫殿遥相呼应,寓意一文一武拱卫大明之意。
明朝开国之初,武将及其勋贵子弟因其战功卓著,朝堂之上的地位和俸禄都高于文官,因此拥有和文官抗衡的条件和基础。但是在土木堡事变后,明朝著名的武将和勋贵子弟大部分都损失殆尽,留下的后人不是年龄小就是能力低,因此朝堂之上被文官所打压的情形长期延续下来,一直到明末,文高武低的局面没有任何改观。
………………
现在,崇祯皇帝在武英殿设宴招待军卒,其用意则无需赘言。
此时的武英殿内外,热闹非凡。
数百名太监宫女来来往往穿梭于此,置放桌椅碗筷,准备迎接今日午时的天子御宴。
接到皇上的圣旨,曹文诏令众军卒沐浴休息,更换军服,他拿出最棒的精神状态迎接圣上赐予的恩典。
他自己则紧张的不行,除了沐浴洗漱,净手焚香,更换崭新的军服以外,他更要提前想好应答圣上的问话。紧张激动的情绪让他几乎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
上午巳时,威风凛凛,盔明甲亮,神情肃然,整装待发的军卒就在曹文诏的带领下,离开西山大营,向京城进发。
与此同时,朱由检也在紫禁城乾清宫的东暖阁内,在皇后的帮助下着甲。
所谓着甲,就是大明皇帝穿军装。
“好了,”周皇后系完最后一个鸾带,前后左右看了看,笑容满面,“真是太漂亮了,圣上,您自己看看。”
周皇后和朱由检相濡以沫,情深意切,在日常生活中两人更是恩爱有加,这次朱由检要赐宴军卒的消息,昨天就传遍了朝野上下,周皇后自然也早已知晓,听说圣上要穿平时没有穿过的军装,便不要宫女帮忙,自己亲自前来照料夫君。
在宽大的铜镜中看到,朱由检头戴抹金凤翅盔,盔的正面装饰有金质武大帝像,左右各有一条吐火金龙,龙身展翼,恰如鳯翅。身穿罩甲,方领,对襟,无袖,左右两侧与后部开裙。衣襟上缀椭圆形金别扣及布扣襻,通身满布鱼鳞状甲片,层叠排列,前胸左右各饰一条金色腾龙。罩甲下穿五彩云龙纹窄秀袍,两臂带有臂缚,以红绒涤穿金色甲片制成,非常的灵活,不会影响手臂的动作。
“圣上可是初次着甲?”周皇后面带喜色,高兴的问道。
“朕确实如此。”朱由检兴奋的来回舞动着手臂,对铜镜中自己的形象非常的满意。
“朕着军甲如此的威风,以后会经常穿戴,鲜衣怒马,校阅三军,皇后你看如何?”
他满脸的笑容,兴奋的神情,也深深的感染着周皇后。
“妾身以为圣上定为我朝明君,势必大明中兴。”看着自己的夫君这般英武,周皇后也是极度的兴奋。
“知我者,皇后也。”朱由检开心的看着自己心爱之人,突然走过去一把抱住她,轻轻的一吻。
周皇后没料到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躲闪不及,一下投入了夫君的怀抱,羞臊的满脸通红,连连低声说道:“圣上不可,不可……”
“殿内没人,皇后勿惊。”朱由检轻声的在周皇后耳边说完,又是一吻。
..................
人如神马如龙,猎猎军旗执掌中。
曹文诏带领自己的五百军卒昂首挺胸的在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厂督王承恩的引领下穿过繁华的京师大街,向皇城进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