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心之语
当天下午,紫禁城,养心殿,三希堂。
朱由检再一次召开了一个小型会议。
参会人员是他心目中最可依赖的孙传庭,卢象升,王承恩以及曹化淳。
孙传庭,左都御史,执有尚方宝剑的陕西巡抚。
卢象升,左兵部侍郎,执有尚方宝剑的宣大总督,管理山西、甘肃军务。
王承恩,司礼监秉笔太监,东厂厂督。
曹化淳,司礼监秉笔太监,锦衣卫都指挥使。
这些人员的新任命,除了王承恩以外,其他的暂时尚未公开,不过朱由检的旨意早已草拟完毕,只等明天朝堂之上正式公布而已。
参会人员虽然不多,均属大明朝未来的栋梁之人。
朱由检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召集类似的会议,就是想在朝堂正式公布任命以后,大家可以迅速的投入到该做的事情当中。
这四个人执掌的都是明朝暴力机构,所担负的责任干系重大,朱由检不敢有丝毫大意。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山西晋商集团通敌助敌问题。此乃朱由检眼里的首要重案,也是最高机密。
穿越而来的朱由检知道,山西晋商集团在明末所做的事情,用亘古未见之罪行来形容也不为过。他们作为大明朝廷的税赋方面的既得利益者,富可敌国的晋商团体,不思报国之恩,对内勾结官员,行贿谋利,以至于西北边关形同虚设;对外私通建奴,资敌重要的军事物资,武器粮草,提供情报,甚至发展到最后,他们亲自上阵里应外合诈开城门,帮助建奴屠杀大明子民,他们的罪恶之举,成为大明王朝最早的掘墓人。
因此,穿越过来的朱由检早就在自己的记录本上,留下了特别的记载。对于他来说,惩治魏忠贤及其余孽,查抄他们的家财,是第一桶金,至于说税赋改革那是长久之计,很难短期内见到成效,而朝廷急需的银两可不能拖延,故此真正的银两来源才是山西晋商集团。
后世的记忆朱由检仅仅知道,他们富可敌国,但是他们具体多少财产恐怕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晋商集团在这一时期,他们垄断了大明朝九边的物资供应,还有建奴方面,漠西北蒙古,据传他们的触角还延伸到了中东,这巨大的区域都有业务往来,如此观之,晋商集团聚集了何等可怕的财力?
这样的财力聚集,并非一朝一夕,更非寻常之辈,他们不是待宰的羔羊,而是及其凶猛的财狼,不是几只而是一大群。
朱由检身为天子,亦知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千里的古语,但他深知,仓促出手,消息泄露,这些人员会转移财产,那才是最大的损失。毕竟,他们做得事情自己清楚,又是这么大的家族,肯定会有所防备或者说有一些应急的措施。至少,狡兔三窟是绝对少不了的。商人,有谁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故而,朱由检宁肯多费点时间,多花点功夫,也要尽可能把钱财挖掘出来。这些钱都是他中兴大明必不可少的基础,不得不慎重。
“二位爱卿,朕赐予你们尚方宝剑,就是让汝等便宜行事,西北安危皆交付于汝之手,成为西北安稳的定海神针,如此也不枉朕一番苦心。望汝二人勿辜朕意。”
朱由检语重心长的一番话,让孙传庭和卢象升感动的涕泪横流,激情满怀,跪地谢恩。
朱由检双手虚扶,“二位爱卿平身落座。”
看到他们重新坐好,朱由检的眼睛看向了王承恩和曹化淳。
王承恩前行一步,赶紧说道:“启禀圣上,老奴前期奉旨前往陕西赈济灾民之时,就依旨布置东厂密探二百余人潜入山西,分别对范永斗,梁嘉宾,田生兰等晋商监视,部分密探进入到其府中成为杂役,时日尚短,还需详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