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贵忍不住笑了。
&esp;&esp;抛开事实谈过错,那还怎么谈?
&esp;&esp;难道是要学秦桧来个莫须有,强行安个过错?
&esp;&esp;天启也怒极反笑,看着李标,问道:“你想让朕给孙传庭、周遇吉二人安个什么罪?”
&esp;&esp;“至少陛下不能偏袒这二人!”
&esp;&esp;“这二人靠近幸外戚上位,私德有亏,乃奸邪之辈,岂能担当督抚总兵重任?天下人无不质疑其德!”
&esp;&esp;“就算二人现在没有勾结建奴,将来也会勾结建奴,陛下不能不防!”
&esp;&esp;“对于这种私德有亏者,陛下授予边防重任,不问其德;却对清流言官刻薄寡恩,就因为安翰林等轻信建奴细作之言,就动辄抄家杀头!陛下这是不公!”
&esp;&esp;“为君当持正,陛下既然要不拘一格用无德之人,为何就不能对有德之人宽仁一些?!”
&esp;&esp;李标侃侃而谈起来,舌绽莲花,但话里话外,意思无外乎一个,孙传庭、周遇吉这种人道德上已经有原罪,所以已经不是君子,现在不犯错将来也会犯错,而安桐这些人道德上没有原罪,所以即便现在犯错了那也还是君子。
&esp;&esp;以道德治国是清流文官们治国议政的准则,也是他们借以党同伐异的工具。
&esp;&esp;首先外戚、内廷、勋贵、武臣、后宫、庶民等凡是非文官阵营的都属于道德上就不可靠的势力,有道德上的原罪。
&esp;&esp;另外,与这些阵营亲近或有关系的文官个人,也属于有道德上原罪的人,等于属于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小人,已经不算是君子。
&esp;&esp;当然,非文官阵营的人如果巴结他们,自然也会有礼贤下士、清正有德这样的美名。
&esp;&esp;“陛下,臣请斩礼部左侍郎李标!”
&esp;&esp;张贵给投在自己门下的陈子壮递了个眼色,陈子壮便会意地站了出来,且直接朝李标丢了个炸弹,要求皇帝斩杀李标!
&esp;&esp;这种时候,张贵自然不会亲自下场再跟一个礼部左侍郎斗。
&esp;&esp;他只会在涉及保自己该保的人的时候才会亲自站出来。
&esp;&esp;至于打压不跟自己对付的文官清流,他不用亲自出马,让跟自己理念一致的文官出马比较合适,也就是所谓小弟。
&esp;&esp;而且这样也能让皇帝知道,文官的确不是铁板一块,而因此让皇帝有更大的底气去做出真正属于自己内心的判断。
&esp;&esp;李标和翰林清流们很意外,他们没想到陈子壮会直接要皇帝杀李标。
&esp;&esp;似乎一点文臣士大夫之间的情谊也不讲,要直接撕破脸的节奏。
&esp;&esp;天启突然觉得上朝其实很有意思,尤其是现在看见这些文官们开始互咬的时候,而不是像自己即位之初时,所有人只向自己这个皇帝狂吠。
&esp;&esp;只有在这个时候,天启才有了种自己是裁判而不是傀儡的感觉。
&esp;&esp;天启因而倒也很配合,故作不明白地问道:“卿何以出此言?”
&esp;&esp;陈子壮禀道:“回陛下,孙传庭、周遇吉二人,一个因进入武备学堂而简在帝心,一个因掌前锋营而拒绝被内贼拉拢而简在帝心,可以说这二人虽然由国舅爷举荐,但能获重用,一切皆出于圣命!而且是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明发上谕。现在李部堂言这二人私德有亏,乃奸邪小人,岂不是暗讽陛下昏聩,乃是昏主?”
&esp;&esp;陈子壮说着就道:“身为臣子,此等詈骂君父之言,不可能不愤慨,故臣请陛下斩杀此等不忠之臣!”
&esp;&esp;“陛下,臣没有这个意思!”
&esp;&esp;李标急忙否认道。
&esp;&esp;“不,你李部堂就是这个意思,口口声声说他们是靠外戚上位,难道以李部堂的意思,我大明现在有外戚干政吗?!”
&esp;&esp;陈子壮叱声问后,就又追问李标:“有吗?!”
&esp;&esp;李标:“臣……”
&esp;&esp;陈子壮接着就自己回答起来:“陛下,臣认为,本朝现在没有外戚干政,迄今为止,一切皆出于圣谕!只是有人,居心叵测,话里话外,都在把朝堂往外戚干政身上扯,意在坐定陛下是昏君的事实!”
&esp;&esp;“外戚干政是没有,但外戚扰政是有的!至少有人在做外戚的喉舌!”
&esp;&esp;李标呵呵冷笑道。
&esp;&esp;陈子壮毫不相让道:“李部堂真是会杜撰词句,不敢说自己就是有想让陛下背下让外戚干政之歹意,就编个外戚扰政!但鄙人现在就在御前把话说明白。”
&esp;&esp;陈子壮说着就向天启禀道:“陛下,臣敢现在就去下诏狱,让东厂镇抚司先查查臣有没有和外戚存在着私利来往,乃至受外戚好处,或者送外戚好处,如果有,不用六十两就剥皮楦草,旦有一文钱的贿赂,臣甘愿被剥皮楦草!”
&esp;&esp;说着,陈子壮就看向李标:“不知李部堂敢不敢也这样做保,言自己没有受清流言官私下半分贿赂?且先下诏狱,让东厂去抄家严查?”
&esp;&esp;李标气得呼吸急促起来,却又不敢答应,作为礼部堂官,清流中最清贵有权的官员,他怎么拒绝得了各种好处,只故作不屑地道:“本堂懒得跟你计较。”
&esp;&esp;“那就请李部堂明白回话,是否有外戚扰政?!”
&esp;&esp;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陈子壮回道。
&esp;&esp;李标不理。
&esp;&esp;陈子壮则转身道:“陛下,李部堂词穷,且已默认他对陛下不满,骂陛下不明且昏,竟纵容外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让外戚扰政了!还说臣等皆成了外戚喉舌。陛下,若不杀他,则陛下之君德难立,天下亦会因此不安;另,臣等冤屈也难诉,而被强诬成了外戚喉舌!”
&esp;&esp;“有道理!”
&esp;&esp;天启点点头,心里暗笑:“到底是只有进士才能对付进士,三言两语,就说的自己好像不杀李标就对不起天下人,对不起满朝大臣了!”
&esp;&esp;李标也慌张起来,忙否认道:“陛下,臣没有,臣没有这个意思!”
&esp;&esp;“陛下,他李标对您大不敬已昭然若揭,明明在御前有说过外戚扰政,如今却又否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