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朵朵天花自天际飘落,一朵朵地气凝成的花朵自地底涌出,一道道玄妙绝论的道音自法台传荡,侵入在场修士的识海,在为听讲的修士解开修行疑惑的同时,也添加上新的疑惑盘旋意识中。
总的来说,还是收获颇多,同一种理论自通玄道人的口中说出来,就能让场中的人收获不同的见解,这也正对应了一句后世颇为著名的一句话:“一样的米,能养出一百样的人,人人不同,各有各的特点。”
通玄道人在诸修士的眼中也俱不相同,整个身子都仿佛被一团迷雾所笼罩,看着高台之上的道人,杨素似乎看到了天地初辟时所产生的无极,无始无终,比之那玄之又玄的太极都来得古老,沧桑。
这种表现已经开始跨出了先天大圣的行列,但似乎又没有完全跨出这一步,显然是处于一种玄妙的境界中,即是在先天大圣中跨出半步,比之杨素上次在那群先天大圣还要高深莫测,对上这一个层次的高手,估计难以有招架之力,这也让杨素对自己的实力开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再似前次那般不知深浅。
如此情形,让杨素在羡慕有余,也开始后怕,当初的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回荡,最终定格在九头氏的身影,那种在当初曾因劫眼炸昏了头的目光水准,而今再回复当初的场景,才发现了那一众先天大圣被九头氏偶尔散落的几缕气机几乎压垮,也正因为如此,才能躲过先天大圣的当场沫杀。
而今的通玄道人身上也露出一种很类似九头氏的气息,但远没有九头氏的那般恐怖,这显然是因为通玄道人尚未完全跨入那一个神秘境界的缘故。
终是小看了天下人,能在这一个强者辈出的大时代稳稳站在最顶端的又有几个没有压箱底的手段?杨素默默地感叹着,也明澈到当初能死死压制那一尊先天大圣的原因,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各种有利于他的因素下才能做到的,属于一种无法复制,无法打破,亦无法超越的奇迹。
虽然台上的通玄道人口吐莲花,道音飘荡,神则浮现,但都无法令杨素沉入其中,成为了现场第二个保持着清醒的状态,也正因为此,而引起了台上的那位已将要跨入另一个神秘,层次的通玄道人的注意。
道音虽浩荡与引入沉迷,但杨素从中隐隐感应到了一种思想,一种代表着台上的通玄道人的思想,对于杨素这一个传承了后世的各种思想的家伙来说,可不想再在本已杂乱到极点的识海中再添上一种,这将意味着本已有了合拢,凝聚趋势的各种思想再次崩溃,到时候想要再寻找机缘凝炼,可就显得遥遥无期了。
这也代表着杨素的境界将会被牢牢禁锢在原地,无法再做突破,再也无法攀登盘古氏的高度,虽然这一个高度显得是那么的虚无缥缈,但起码杨素已经有了这一个基础,如今让他为了些许东西便放弃这一个至高至上的目标,那不雅于要了他的命。
不过杨素也并非一无所得,至少通过这一次的听法看清了前路,对于未来所面对的种种磨难,桎梏有了一些模糊的感应,这就是杨素从中获得的好处。
虽然不如别人那般或提升或解惑或坚定道途,但对于他来说,已足亦。
毕竟,路是自己一步一步走,才能坚固,才能平稳,或许在途中借鉴别人的道与理,但仅能借鉴,不能沉入其中,那将意味着自身将会被陷入一个无底洞,永远也没有机会超越别人,这对于欲踏上巅峰的修士来说,是无法容忍的。
时间就在这一说一听的过程中悄然流逝,当再一次的钟声敲响,那高台之上的通玄道人已经停止了讲述,场中的修士在钟声的提示下,不甘不愿的从无尽玄妙中清醒过来,但看到高台之上的通玄道人还端坐着,都不敢发出声响,生怕惊扰了通玄道人,从而引起其厌恶。
“此次过后,将不再讲道说法。”通玄道人此话一出,台下诸修士喧哗不断,纷纷露出惊慌之蹉,大有将这一切推托在别人身上的架势,试图推出几个倒霉鬼以期换回通玄道人的决定。
“老师,是否因为我等的原因?”一个端坐在高台边上,显得与通玄道人有些关系的中年之态的修士起身恭敬问道。
“非是你等之故,而是在不久之后,天地将变,孰时自知。”通玄道人微微一摇晃额首,否定了中年修士的问题,继而丢出了一个震荡心神的答案。
“那请问老师,这天地变动,对我等是好是坏?我等该如何应对,恳请老师指出一条明路。”同样是端坐在高台上,比之场中的修士更有代表性的老修士也紧跟其后,由坐化跪,诚意十足。
“唉,如此老道便立下一个承诺,天地变动前进入古城,老道将会出手护卫你等一次,也不枉你我一番师徒之情。”通玄道人似乎不忍,也似乎自信,声音中蕴含着复杂的情绪。
“谢老师庇护之恩,我等惭愧,竟需老师出手………”台上那十来个修士连同场中的无数生灵,一同朝着通玄道人跪拜感恩,即便是白逸和焦一龙也随之跪倒,场面之浩大,让杨素感慨生灵本质上的纯朴。
或许是杨素的鹤立鸡群般的身影,引起了场中修士的愤怒,一个个大怒喝道,看其神情姿态,仿佛欲生吞了杨素,不为别的,单是场中数万的生灵修士都逐一跪倒感谢,而杨素却动也不动,仿佛在嘲笑,在讽刺众人的无知。
随大潮跪在一边的白逸及焦一龙一看,就知道众怒难犯,极有可能会引发在场数万名修士的围攻,一念至此,头皮发麻,那小心肝儿扑通扑通地加快跳动,纷纷以一种恳求的目光看着杨素,以期待杨素的回心转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