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位于汉中城内的太守府,也就是今日的五斗米教总部所在,一个年轻女子正在一间正厅里的案桌前处理手边的文件。细细观察的话,她有着姣好的容貌,褐色的长发,紫色的瞳孔,身着纯白色类似于吉的道袍服饰,周边带有紫红的花纹。
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个身着文官服饰的中年人,他首先对着座上的年轻女子鞠了一躬,然后抱拳说道:“张卫大人,阳平关又有坏消息传来。”
听到这个报告后,那名叫做张卫的女子在文案上舞动的毛笔顿时停止了下来,然后捏了捏自己的额头,那个中年人并没有急着报告,只是静静地站在原地。张卫闭着眼睛养神,过了一会儿才挥手示意,“阎主簿,你继续说吧!”
“是。”听到张卫的回答,那个阎主簿接着讲道:“阳平关守将杨松和杨柏今早传来的消息,又有一大批的西凉难民从西凉逃难而来,与昨天下午通过了关隘,估计先头部队就会到达这里。”
“嗯。”张卫点了点头,想了一会儿,接着提问着,“不过,这种报告你好像在西凉之乱中的第一批难民入关时就讲过了吧?没什么现在都不见一个外乡流浪人来到这汉中城内呢。”
“这个……属下正在调查之中,现在还没有发现什么东西。”阎主簿接着说道。
张卫听到这种应付的话语,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有些恼怒地说道:“都多长时间了,这种话你们都已经说了多少遍了,难道教团中的精锐部队‘祭酒众’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情么?”
“十分抱歉,可是属下以为正是以为‘祭酒众’来处理这件事,所以至今没有什么头绪,当然也包括另一件人口失踪事件。”阎主簿听到张卫那带有怒火的话语,仍然不卑不亢,继续把自己的推测讲出来。
“阎圃,你什么意思?”张卫猛地一抬头,盯着阎圃的双眼,“你在怀疑哥哥的亲卫队‘祭酒众’吗?”
“是!”主簿阎圃一点也没有回避这个问题,直截了当地回答,同时说出自己的理由,“在下通过自己的一点调查,虽然查不到什么有用的信息,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是,从师君所修行的定军山开始到这里,沿途的义舍都没有发现任何一名西凉难民的踪影。从这点就可以发现定军山是这个事件的源头,还有‘祭酒众’……”
“够了!”听到这个关于自己兄长的情报,张卫抬起手制止了主簿阎圃想继续说下去的意图,同时岔开话题,“那么西凉羌兵的动静呢?”
作为侍奉了张卫这么长时间的主簿,怎么会不知道她在故意回避这个问题,在没有确凿的证据,很难会让她怀疑自己尊敬信赖的哥哥。阎圃只好在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依旧有问必答地说道:“关于西凉之乱,据哨探所报,战乱已经结束了。以羌军元帅武吉被斩杀,羌兵大败,损兵折将而返,凉州安定下来了。”
“哦,前几天还听到马家军残部被围困天水,动弹不得,今日怎么突然大翻身了?”张卫听到这个战报以后,顿时起了兴趣。
主簿阎圃从袖子中掏出来一本文书,双手递向张卫,同时解释道:“具体的战报都在这份情报书里,请过目。”
“嗯。”张卫接过阎圃递过来的情报书,开始兴致勃勃地看起来,那个书写情报的人真是一个高手他把这次西凉之乱的具体过程,还有楚歌的种种计谋还有战术都详细地叙述出来。张卫看完这份情报以后,对楚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禁开口称赞道,“真是一个厉害的家伙,真想见见他啊!对了,阎主簿,情报上说那个家伙进入了汉中地界,如果他来到这汉中城的话,就将他接到我的身边吧!”
“是,我知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