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思贤军帐中,他和陈圭陈登父子正在议事。
帐外突然传来嘈杂之声,思贤心中疑惑便走出军帐查看。
之间李逵拖拽着一个儒生样的男子,嘴里还念叨着:“快,快点走。”
那人很不情愿地跟着他走,脸上鼻青脸肿的,应该是被李逵打过一顿。
“哥哥,快看俺铁牛给你带回了什么?”李逵有些邀功道。
思贤有些惊讶,他没有想到一项嗜杀的李逵,居然也会有俘虏,而且一抓,就抓了这么一条大鱼。
看着眼前的儒生,思贤赶忙上前。
那人见到思贤走了上来,眼光躲闪,感觉有一种想要拔腿就跑的样子,浑身颤颤巍巍的。
见到思贤从腰间拔出一柄长剑,那人绝望地闭上了眼睛。
他脑中闪过许多思绪,想他也是饱读诗书,结果还没一展抱负居然就死在了这里。
结果,他左等右等,身上都还没有传来疼痛之感,等他睁开眼睛,却发现绑在身上的绳子不见了,他惊讶的用手摸了摸全身,发现并无异样。
只见思贤施礼道:“先生里边请。“
死里逃生的袁涣怎么也没有想到思贤会如此礼贤下士。
几人走入军帐之中,思贤叫人取来一些吃食,对着袁涣道:“先生请。”
袁涣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思贤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等他们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思贤才开口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啊。”
袁涣有些尴尬道:“岂敢,岂敢,败军之将,无颜啊。”
思贤直接开门见山地道:“先生大才,可知良禽择木而息,名臣择主而侍,那袁公路残暴不仁,他治下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先生难道还要跟着这样的人吗?”
袁涣也不是傻瓜,前世的他,初为袁术所用,后投吕布。建安三年(198年),曹操率兵剿灭了吕布,袁涣又转投曹操,拜沛南部都尉,后又任谏议大夫、郎中令等职,在任上尽心尽责,以敢谏直言称名。
他知道袁术并非明主,此时面对思贤的礼贤下士,心中不由得十分感动,跪拜道:“主公大恩,臣必将结草衔环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思贤走上前,将他扶了起来。
思贤心中大喜,一位政治高达84的文官就这样被他收入麾下。要知道,梁山水浒108将里面,大多数是武人出生,文人很少,再加上他最近的召唤,并没有将那些文人给召唤出来。导致他这里事务繁多,仅靠陈圭父子和糜竺兄弟是不够的,还得再寻找一些谋士了。
此时政治高达84的袁涣加入到了他的麾下,让他解了燃眉之急。
晚上,小沛城中,庆功宴上,思贤身坐主位,高兴地说道:“来来来,咱们痛饮一杯,庆贺我们今日的大胜。”
众人皆举杯相迎,一饮而尽。
思贤道:“我们能够有今日的大胜,首先要感谢子义兄弟,如果不是他据守小沛,抵挡住纪灵的猛攻,焉能有今日之功,所以子义当记首功。来人啊,赏赐子义五百两黄金。”
太史慈道:“多谢主公。”
“其次我还要奖赏林冲兄弟,如果不是他一马当先,奋勇杀敌,斩杀敌军主将纪灵,我们也不会胜得这么快。”思贤对着众人道。
林冲道:“这是属下应该做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