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自从受伤后就一直在家休养,这一天,他的病终于好得七七八八了。
他来到校场上,打了一套拳法,热了热身。
看到不远处那些人正在练习射箭,不由得觉得好笑。
结果这一幕被思贤给看到了,问道:“杨志兄弟,何故发笑啊?”
杨志施了一礼道:“主公,我看那些士兵练习弓箭,不得要领,不知是谁教导的。”
“哦,杨志兄弟懂得射箭?”
“嗯,略懂一二。”
思贤当即命人取来鹤戾弓,杨志拿过弓,轻轻地弹了了一下弓弦,随即赞叹道:“好弓。”
他突然一转身,张弓搭箭,弓如满月,只听见嗖的一声,弓箭在空中发出破空声,犹如鹤戾,弓箭正中红心,随后穿过红心,射在了后面的土墙上,箭尾巴只有一寸露在墙外。
“好箭术。”思贤大加赞赏道。
其实杨志也是一个箭术高手,在大名府杨志与周瑾比试弓箭,第一箭两人都射到了靶中心,第二箭杨志的箭碰掉了周瑾的见并中了靶心,第三箭杨志的箭碰掉周谨的箭后又把周瑾射到靶心的箭射掉了,可见杨志的箭术也很好。正如水浒书中所写:杨志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孩,弓开如满月,箭去似流星,说时迟,那时快,一箭正中周谨的左肩。周谨措手不及,翻身落马。
思贤当下大喜过望,立马和杨志说了自己要组建一支弓骑兵的事情,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现在杨志来了,他就是那东风。战马,弓箭,教习并带领弓骑兵的将领都齐全了。
杨志领命,在外面找了一个开阔地,围了起来,将此作为训练弓骑兵的训练场。
此时临近夏天,思贤在弓骑营的一旁设立了一个草棚,观看杨志操练士卒。
他本来打算一边吃着西瓜一边观看士兵操练的,结果却被陈登给批评了。
陈登道:“将士们在外,顶着烈日不断地进行操练,如果此时主公在此吃瓜,观看他们的话,会凉了他们的心的。”
思贤闻言,有些不好意思道:“是我考虑不周了。”
但他思想转得很快,命人前去煮一些凉茶来给士兵们止渴。
杨志训练士兵十分认真,也很严厉。士兵们私底下都称他为黑面鬼,是来索命的,但他却不以为意,只要有士兵完不成训练任务,该责罚还是责罚。
不过这可苦了思贤了,他在这里,不断有人来向他打小报告,说杨志如何如何的坏。
思贤不得不努力地做士兵们的工作,告诉他们,训练时多流汗,战斗时就少流血,感到困难时多想想家中的父母妻儿。
思贤为此还特别成立了一个慰问营,有糜竺担任管理官,谁让糜竺家财大气粗,他前去那些贫困的士兵家里进行慰问,帮扶,让士兵没有了后顾之忧。在士兵们接受到家里的书信后,无不感激涕零,训练得更加刻苦了。
俗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思贤和百姓们就是舟与水的关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就在思贤秣兵历马之时,却突然有个传令兵来报,昌豨造反了。
原来昌豨自从投靠陶谦过后,一直被闲置在一旁,而思贤接管徐州后,连续经历了几场大战,无暇管理他,导致他在刘备的一封书信的挑拨下,居然起兵造反了,此时率领两千余众围攻下邳。
思贤当即下令,杨志带领二百弓骑兵作为先头部队,先去支援下邳。他带领五千步军,随后就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