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当时孙权承孙策遗命,掌江东之事。
周瑜哭拜于孙策灵柩之前。吴太夫人出,将孙策的遗属告诉周瑜,周瑜拜伏于地道:“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
少顷,孙权入。周瑜拜见毕,孙权道:“愿公无忘先兄遗命。”
周瑜点头道:“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
孙权道:“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
周瑜道:“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
孙权道:“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
周瑜曰:“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
孙权问何人。周瑜道:“姓鲁,名肃,字子敬,临淮东川人也。此人胸怀韬略,腹隐机谋。早年丧父,事母至孝。其家极富,尝散财以济贫乏。我为居巢长之时,将数百人过临淮,因乏粮,闻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因往求助。肃即指一囷相赠,其慷慨如此。平生好击剑骑射,寓居曲阿。祖母亡,还葬东城。其友刘子扬欲约彼往巢湖投郑宝,肃尚踌躇未往。今主公可速召之。”孙权大喜,即命周瑜往聘。”
就这样,鲁肃进了孙权阵营。
鲁肃到了江东后,又荐一人见孙权:此人博学多才,事母至孝;覆姓诸葛,名瑾,字子瑜,琅琊南阳人也。孙权拜之为上宾。
身在庐江的思贤,听闻孙策死了,孙权统领了江东,感叹道:“终究还是孙权坐收了渔翁之利啊。”
结果外面有一探子来报,说是曹操水淹濮阳,斩杀文丑,重新占领了濮阳。
时值八月秋天,骤雨数日。
曹操令人预备船筏,收拾水具。夏侯惇问道:“陆地相持,何用水具?”
曹操道:“文丑死守濮阳城,坚守不出;方今秋雨连绵,黄河之水必然泛涨;吾已差人堰住各处水口,待水发时,乘高就船,放水一淹,濮阳之兵皆为鱼鳖矣。”
夏侯惇拜服。
计议方定,是夜风雨大作。文丑坐于城门楼之上,只听得万马争奔,震天动地。
文丑大惊,急忙出去看时,四面八方,大水骤至。曹操及众将皆摇旗鼓噪,乘大船而来。
帐下高干道:“曹军势大,不如投降,以求苟安。”
文丑闻言,大怒,对着士兵道:“将此忘恩负义之贼杀死。”
士兵一拥而上,将高干乱刀砍死。
于是众人皆奋力御敌,没有人再言投降。曹操催四面急攻,矢石如雨。
濮阳城本就年久失修,如今被水一冲,居然轰然倒塌。
众军皆降,止有文丑一人力战。正遇夏侯惇十余人,驾小船靠近而来,文丑提刀飞身一跃,跳上小船,立杀十余人,和夏侯惇战成一团。文丑手持大砍刀,大开大合,舞得虎虎生风,夏侯惇也是用刀的好手,两刀相击,迸发处点点火光。
两人都是走气力路线的猛将,战了近五十回合,仍然未分出胜负。
夏侯渊见两人战之许久,未见胜负。于是偷偷躲在一角,弯弓搭箭。文丑与夏侯惇厮杀,毫无防备,被弓箭一箭射中后背。
文丑中箭,气力大减,夏侯惇举刀欲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