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陈庆之率白袍军击败数十万魏军,占得洛阳后,常胜之军,天下扬名,黄河以南的郡县纷纷易帜,上表归顺元颢。这一下,几乎拿下半个北魏江山,孝庄帝元子攸成了孝基帝元颢的眼中钉、肉中刺了,必须除之于后快。
元颢在陈庆之的建议下,发布了悬赏令,凡是抓住或杀掉流亡之君元子攸,赏黄金万两,并可封王。悬赏令一出,也引起了许多骚动,很多人都想取得元子攸的人头。
这下,元子攸坐不住了,为了保命,他离开长子,在众将的护送下,向河北逃去。现在的河北没有沦陷,几次叛乱也被尔朱荣平定,并且他们的大军现在还在河北,这时目前北魏最有战斗力的军队了。
元子攸向河北逃窜的消息,很快传到元颢这边,元颢决定派兵出击,以绝后患。只有把元子攸干掉了,北魏的君王就只有他了,他就可以稳住帝位。
临淮王元彧一直表现的很活跃,为解皇帝忧愁,他立马请求带兵追击。元颢深感安慰,立马同意,并加封元彧为神武大元帅,带领元珍孙和元袭两位将军,领兵六万,追击元子攸。陈庆之未能获得出战机会,就让清风道人跟随元彧前去,为其出谋划策。
临别,陈庆之握住清风道人的手,叮嘱其一定要保护好自身安全,元彧自负,又急于表现,不一定能取胜而归。清风道人点头表示同意,也会尽全力完成本次军事目标,并保护好主帅元彧。陈庆之无语,只能祈望了!
此时,元子攸率领一帮将士来到沛郡,沛郡王元欣立马出门迎众人入城,并好生安顿。过后,元欣叫来心腹军师崔光韶,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要把元子攸抓起来,投降元颢,好保全自己、换取功名。
崔光韶一听,直言万万不可,他分析道:“孝庄帝元子攸乃北魏正统皇帝,而元颢则是自封的,并带来北魏敌人梁军,此乃师出无名,人心难服,长此下来败的机率更高。”
元欣闻后,觉得言之有理,但又想想:“孝庄帝占据那么好的优势,却连洛阳都丢了,现在还在四处逃命,如此胜算几何?”
“吾魏朝经历河阴大屠杀,人才尽失,人心沦丧,元颢乃择机而来,故能赢。一旦巨大危机来临,哀兵必胜,而后,元颢危也。”崔光韶苦口婆心的劝道。
元欣点头同意,并立马打消了投降念头,转头向元子攸建议修整后,继续向尔朱荣汇合,才是最安全的,元子攸很是感动,紧紧握住元欣的手,久久不放。
元彧率大军渡过黄河,沿途基本没有什么抵抗,一路杀到河北境内,循着元子攸逃逸方向而去。
见元彧大军追的紧,郑先护选择留守沛郡,带领一万将士阻击,为元子攸争取时间,尽快与尔朱荣汇合。元子攸看着一脸正气的郑先护,捂脸洒泪,领着一众人疾驰而去,元欣与崔光韶也跟着离去。
元彧大军杀到沛郡,郑先护坚守不出,任凭你们如何叫骂,就是置之不理。元彧怕煮熟的鸭子要飞了,不顾清风道人的建议,直接疯狂攻城。
沛郡建在九曲黄河旁边,另一边是大山,官道都是从城中而过,路一封,城门桥一升,护城河又是难以逾越。郑先护可谓是据险而守,一心想坚持到尔朱荣大军的到来。
随着一座座云梯被掀翻,石头滚滚而下,箭雨纷飞,元彧大军咬牙拼命进攻,虽然损伤惨重,却没有任何进展。元彧见状,不得已,只得鸣金收兵。
攻不进城,只得先找地方安营扎寨了。营帐中,元彧叫齐众人商议。清风道人、元珍孙、元袭及一众副将等刚进来,元彧就对众人发出灵魂拷问:“逃亡之君近在眼前了,如何尽快拿下沛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