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哲学提出追问世界本原,第一个探讨的就是泰勒斯(英文Thles,希腊文Θαλ??)提出来的水本原。
希腊神话里与水相关的神却都不是原初神,当然,也有一些据说是希腊早期的神话版本,把某个水神称作众神之母,不过并不是主流传颂。
神话和哲学一向有着隐蔽而曲折的关系。而且,对于神话,我觉得,神话折射了一个民族的原始记忆。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会有集体潜意识。
我觉得,神话也是集体潜意识的隐晦映射。
希腊神话里,对于水,水的祖神可能是地母盖亚(英文Gi/Ge,希腊文Γα?α)所生的蓬托斯(英文Pnts,希腊文Π?ντο?)。
之后可能觉得对于水,只有一个神格可能hld不住,于是二代神里的十二泰坦里,又有几个泰坦承担了与水相关的神格:大洋神俄克阿诺斯(英文ens,希腊文Οχεανο?),海洋女神忒堤斯(英文Tethys,希腊文Τηθ??)。
海面神塔LS(英文,希腊文Θ?λασσα)传说来源不一,有归到深海神蓬托斯的妻子,有归到前希腊时期的神格。
单独拎出塔LS,是因为现代希腊语语言里的大海就是塔LS,天空就是乌拉诺斯。
语言里能反映出来的记忆很多。
泰坦二代里又继续分去剩余的神格。
大洋神俄克阿洛斯和妻子忒堤斯的几千子女占据了地表各条大河泉水湖泊等等的神格。
后来到了三代神王宙斯上位后重新分配神格时,宙斯的兄弟波赛东占据了海神的神格,不过我认为波赛冬只是占了个浅海的名分。
希腊神话里,一切的起源是卡俄斯,英文Chs,希腊文Χαο?,目前基本统一定义为混沌,但是据说在混沌之前的的原始含义是裂缝。
怎么样,和盘古打破鸡蛋般的世界这个东方神话象不象。
东方神话,混沌如鸡子。
看看这段,虽然盘古传说因为是始见于三国,传说的源头来历争议很大,但不妨一参。
三国吴人徐整的已经散佚的作品,后来又被宋的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摘引后保存下来部分的《三五历记》里的记载,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有很多看法认为盘古神话是印度佛教东传后和本土神话认知混合后的产物。和南方盘觚的传说也有重叠。
世界是卵生的神话,印度神话也不少,梵天出生在一个卵里就是其中的一个版本。
梵天,注意发音,梵文:???????,拉丁转写,Brhā,盘古的发音如果把现代的发音浊化后,有没有觉得有点蛛丝马迹。
而中国本土的神话伏羲女娲,抟土造人等等,似乎觉得世界是自然而然天地就有了,对创世说并不热衷。
我觉得这种情况和史书上记载的上古的几次绝地天通所形成的事实上的人神分离的大背景有关。
先民之所以后来淡化了神话的权威,而更注重祭祀先祖和人界的归人界的信念,事实上的有意的人神分离,就是避免上古时候的巫祝借神权干政,这其实已经是当时最先进的人文思潮了。
不要觉得如果依靠信仰建立地上神国或者佛国就能是人间桃源,看看吐蕃和西方中世纪的历史也就清楚了。他们相对所在的民族发展进程来说都是倒退。
有点特别的例子是阿拉伯,对阿拉伯本部落来说,在当时绝对是个先进的文明提升,后来的发展情况变得停滞不前和成为变化的阻滞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事情。
盘古神话因为成文时间有疑,另外一个战国时候的帛书(长沙子弹库帛书)是把伏羲提到创始之祖的地位。
对于本原创世的探究,似乎先民更喜欢隐藏在道德经里的哲学假设里。
道德经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