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其美带丁大铭去的是一家怀石日料,一进门,服务生就迎了上来,说给您留的还是老位子。看来田野其美是这里的常客。
这家店小而精致,外墙将长短不一的木条相互穿插,律动整齐。
餐厅顶部围绕建筑设置的长筒型灯,印着游鱼的纹样,契合餐厅的主题。外围小木栏是日式的格栅,通过沙玻璃与障子纸的搭配,结合灯光效果,打造出若隐若现的感觉。
包间的门采用的是传统的日式推拉门,用现代的手法将日本传统图形简化,加入艺术几何元素,再搭配障子纸,既保留了日本传统印象,又体现现代日式之美。
包间内墙面使用了咖色的暗调墙布,与原木的餐台、地板相呼应,靠近过廊的的一面引用日本窥视的设计手法,形成外面不可见,里面小部分可见的效果,保证了包间内所需要的隐私感。
由于障子纸轻盈透光的特性,在墙面其他地方也做了障子纸的装饰,在灯光的映衬下给人以若隐若现的朦胧感。
原味、自然形态的绿植、枯枝、陶点缀整个空间,让人不仅能享受美食带来的快感,也能放松体验环境赋予的禅意。
整个空间设计都采用低调的木色,营造美好的用餐氛围,从视觉、触觉、嗅觉等各方面给客人带来独特的用餐体验。
田野其美问丁大铭喜欢吃什么,丁大铭说没有什么特别的需要。让田野其美点餐。
田野其美也不客气,点了刺身拼盘、寿司拼盘、响螺、生蚝、牛舌和乌冬面。
两人在餐前饮茶之际,田野其美问丁大铭,
“知道怀石料理吗?”
“知道一些,不是很详细。”
“那我就给你简单介绍一下。”
关于“怀石料理”的名字起源,主要有两个说法。
一种说法是流行最广泛的,当属僧侣在修行中“怀中抱石”的故事。据说,僧侣们在修行中,规定上午只能吃一餐。因此,每当夜幕降临,那些年轻的小和尚们就会饿得饥肠辘辘,体温也会因此下降。所以,有人怀抱加热过的石头,以抵挡饥寒交迫的窘境。怀石在这里表示“尽管不足挂齿,但是能勉强填饱空腹,温暖身体的简单食物”。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怀石”二字是来自中国老子《道德经》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中的“被褐怀玉”一词。意思是身着粗布衣服却怀抱美玉,原指有才学却深藏不露的人。在日本,则被引申为“忽略外在而强调内在价值”的意思。这与怀石料理“不添加过度调味和装饰,而是用最细致的选材和最简单的料理方法去突出食物本身美味”的理念不谋而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