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雨细细的看完法篇,终于发现了一种看似可行的办法。
原先各个派系金雨都只是看了个开头,一直没有仔细研究。看完排名最后的斋醮的完整功法,才发现原来每一种功法都不简单。
斋醮分为斋法和醮法,斋指齐和净,初为“积德解愆”,再则“和神保寿”,后为“专道”、“乐道”、“合道”,即为“修道”。
修道法,就和金雨一直以来的修炼不谋而合。道法十七重,金雨已经修到坐忘,也就是第二重。
而醮法,“醮”的原意是祭,开设神坛,辅以令旗、法剑、法尺、铜镜、令牌、木鱼、三清铃等等。其一为冠娶,二为祭祀。借此法以与神灵相交感。
比如闻名天下的大规模醮法,周天大醮,正一传道醮,罗天大醮等等。
大型醮法,需搭设九坛奉祀天地诸神,上三坛称普天,由皇帝主祀,祀三千六百神位;中三坛称周天,主公卿贵族祀之,设二千四百神位;下三层为罗天,由百姓供祀一千二百神位,醮期则长达七七四十九天,并分七次举行七朝醮典,醮科包括福醮、祈安醮、王醮、水醮、火醮、九皇礼斗醮以及三元醮等。
罗天大醮的主要科仪有焚香、开坛、请水、扬幡、宣榜、荡秽、请圣、摄召、顺星、上表、落幡、送圣等等。
这和江湖术士招摇过市的扶乩不同,扶乩也是类似的流程,但一般为江湖术士谋生所用。
原理是请神上身,上身后可让普通人与神灵对话。
尤其宋代的时候,扶乩最为盛行,每逢科考,婚嫁,出行之前,各家各户必先出钱找人扶乩之后,才能放心。
就和现在的算命一样,和醮法不可同日而语。道教张三丰也对此嗤之以鼻,正神不上身,附体非正神!
而张天师《道门十规》中也说:“圆光、附体、降将、附箕、扶鸾、照水诸项邪说,行持正法之士所不宜道,亦不得蔽惑邪言,诱众害道!”
斋法修到最高境界,便可提挈天地,把握阴阳。而醮法,修炼最后,一是以大醮祈福、消灾,二是德醮请神下凡。这里的请神下凡,并不是拘灵遣将,请神上身一类,而是真正的神灵下凡。
金雨看中的,就是第二种。德醮,简单说就是以醮科仪式,沟通神灵,再用特殊的媒介引导神灵下凡,一旦引导成功,那么就多了一个帮手。
虽然神灵下凡不能存在太多时间,而且能请到的神灵的实力也和自身的条件有关,但是现阶段来说,无疑是最适合金雨的一种手段了。
金雨斋法本就已经入门,只需要找到合适的下凡媒介,布置好法坛,就可以尝试沟通神灵了。
如果真的能成功,那在今后自己可以以炁对敌之前,最起码不用担心自身的安危,随时可以请神灵庇佑。
不过设坛简单,但下凡媒介还是比较麻烦。下凡媒介首先必须是法器,而且必须端正宏大具有灵威。
这就排除了很多世间流传的新作品,必须是已经具有斩邪驱魔作用的开光宝剑、师刀、法印、法绳之类。
但是道士都重视法器,一般都是自铸自作,并勤加护持。先不说能不能找到,就算找到之后能不能拿到手里也是个问题。
无奈之下,金雨只好先仔细确认好开坛所需要的物品,准备先把法坛做好,把法器留在最后寻找。
接下来的几天,金雨在下班之后,就开始频繁进出各大古玩旧货市场以及夜市、鬼市等地方。
因为所需物品的独特,普通的超市商店根本连影子都很难见到,也只有这些地方才能找到踪迹。
时光总是在不经意间流逝,就像昼夜无声的轮转和季节的悄然更替,等到第一场洋洋洒洒的大雪铺满整个大地的时候,金雨的身影终于出现在白云观街道上。
金雨来到这里,是因为眼前大红色照壁后面巍峨壮观的白云观,一个已经建观一千二百多年的道教门派祖庭,是全真教的门派三大祖庭之一。
相比于钟南山的重阳宫,山西的永乐宫,白云观无疑是金雨最容易寻找到请神媒介的地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