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第二天正午,那摆摊子的货主果然遵守约定,带着一副钟馗画像,寻到了刘瑞家中。
刘瑞心想:“这小子八成是看见我手里有些银钱,以为遇上了财主,想做长久的买卖,不管怎么说,好在他也带了我要的东西!”
刘瑞将画像卷轴打开,见是一副拓片,应该是石刻的钟馗画像被人拓印下来,又装裱成轴,画上的钟馗老爷身姿威武,举手投足带着一股狂放之气,左下角还有落款,写的是:鬼伯钟馗,宋马远作,明杜克家立石。
“合适,果然是我要找的!”刘瑞一开心,又多赏了些钱给那货主,打发他满意的离去。
随后的几天,刘瑞将钟馗画像挂在正堂,早晚三朝拜,日夜焚上一柱香,无比虔诚的祷告,希望钟馗老爷劝劝妹子,千万不要生气,自己老爹虽然惊扰了令妹,但一定会补偿的,千万保佑!
村里的人得知消息,都是半信半疑,唯独寄库人杜长生听说这事了,叫了几个同乡,主动跑了过来说:“放心啊,刘瑞,我又被托梦了!上回的事情已经解决了,你爹说了,让你还钱就行。”
“还钱?还什么钱?”刘瑞有些莫名其妙的问。
杜长生把手一摊:“当然是还我钱了,我寄库的冥钱被你爹借走了,父债子还天经地义的事情,况且他老人家可说了,点名让你来还,我这才找过来的,你可别不认账啊!”
刘瑞不知道他说的是真是假,心里十分害怕,就给了杜长生一些金银,可心里还在纳闷:“老爹,你怎么不给我托个梦?”
杜长生拿了钱,乐呵呵的问:“我说瑞子,你爹虽然说让你还钱,但没提坟地的事,你打算咋办?”
刘瑞道:“保长都发话了,让我挪开,自然是要再挑一块风水宝地,我可不能亏了老爹,更不能亏了自己,要知道,这风水选的好,子孙后代都兴旺。”
杜长生一乐:“你想搬到哪去?”
刘瑞道:“自然是北邙山,天底下谁不知道那里是好风水,明天我就去找保长,请他出头帮忙在山上寻一块好去处。”
杜长生挥了挥手,一脸的瞧不起:“哎,你拜错庙了,找保长没有用,这事你得求正神——”
刘瑞道:“正神?我说老杜,你指的是谁,别卖关子了。”
杜长生左右看了看那几个同乡,问:“你们知道北邙山谁说了算吗?”
有个汉子立马接话道:“谁不知道是戚家,瑞子,你想把你爹葬上山,找戚家人帮忙就对了!”
“对啊!有道理,我怎么没想起这茬来!”刘瑞欢喜的说。
在洛阳古城以北,黄河沙岸以南,有座山名叫北邙山,又名邙山,古董行里以及摸金道上的人都清楚,这座山头可以说是毫无闲土,几乎每一寸土壤都可能是洛阳人的旧墓。
因北邙山的风水绝佳,历朝达官显贵也在薨亡之后,大多要求埋葬于此。这座山头,仅规模宏大的帝陵就有24座,更有秦相吕不韦、西晋司马家族、诗人杜甫、大书法家颜真卿等名流之墓。
陪葬丰厚的贵胄陵寝,加上漫山遍野的累累之坟,自然使得历朝历代的盗墓之人,如附骨吸髓的苍蝇一般,对其趋之若鹜。
这北邙山下有个戚家村,由于某种原因,村里人世代以盗墓为生,在北邙山中打了无数地道,都快将里头挖空了。
刘瑞也听说过这事,待送走杜长生他们,独自携带金钱,来到北邙山下的戚家村,叩门递书,面见了戚家的族长,讲述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戚家的人没有立马答应迁葬之事,也没有收取钱财,只是感到这件事十分蹊跷,其中或许有诈。
族中的长老把三个年轻的晚辈叫到跟前,说:“你们仨如今学艺成了,去摸摸刘瑞的底,这小子面相狡黠,似乎瞒着咱们什么事。”
于是这三位戚家的小伙子,趁着夜幕降临,来到了那座唐代的不腐女尸墓上,一个放哨,两个探洞,不多时就钻了下去。
其中一人来到棺材边,朝里瞅了一眼,笑道:“奈何!奈何,什么女尸,我真没见过保存成这样。”
另一人也凑过来,朝着女尸的手臂,将铲子一戳,那只手肘应声而断,如同酥饼一样脆弱。
“哥哥!”这人说道,“蜡做的。”
“他娘的刘瑞,太瞧不起咱们戚家了,这种雕虫小技也想蒙混大爷,给他烧了!”
两人放了把火,将蜡做的假尸体付之一炬,叫上放哨的弟兄,一齐回了戚家村。
等到第二天,放羊的人路过这里,见地上又多了个盗洞,急忙通知了四邻相亲。同时刘瑞也惊慌失措的跑了出来,逢人就说:“我家的钟馗神像,昨晚上无缘无故烧了起来,好在我扑灭的快!太吓人了!”
保长听说了情况,觉得十分头疼,也不爱管这档子闲事了,就叫人把盗洞再填上,又告诉刘瑞,赶紧去庙上求佛祖拜菩萨,不要再惹上这种怪事。
刘瑞家中的钟馗神像无故火化,传到了戚家人耳朵里,他们料定此事定然是个骗局,就再次派出那三个年轻人,要彻底解决此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