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人生就好比一场梦,一场逆旅,你我皆是行人。
从三十二层的高楼大厦一路乘坐电梯下来,信步堂堂地向苑外走去,顿时没有那在高楼中独有的郁闷无聊孤独之感。
小苑中人稀少,少许老人正襟危坐在椅子旁谈话,小孩也笑着闹着互相追赶,那快乐似曾相识,却好像早已离我而去,旁边的青草显示出青春的气息,高高的垃圾桶早已铺满,草丛的矮树绿的发油,路曲曲折折地连接着各楼,我有点迷迷糊糊的来到小苑门旁,向保安叔叔问了好,开了门,我来到苑外。
苑外的街道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对面摆着卖瓜果蔬菜的摊子,比较嘈杂散乱,身旁不时的有人走过,我静静的看了几眼这街道,又向前走去,我也不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我也不可能知道要到哪里去,我只知道向前走着就行。
走了几步,我似乎一眼就认出了一位从前的朋友,我盯着他看,他也盯着我看,显然我先认出他,我连忙走上前向他打招呼,他提着菜也走过来,(我想他就是在对面买的菜)我说好久不见!他问我怎么在这,“我就在这里住,“我说,然后指着“祥成雅苑“。
“啊!我就在旁边住,我怎么不知道你住在这里呢?早知道就可以一起玩了。“他说。(我是想说我的亲戚在这里,我在这里玩的,但说快了,口误,但他已经理解错了)我们并肩走着,我问他现在在做什么?“在搞推销,”他说。
“只要没搞传销就好,”我开着玩笑说。
他也问我现在做什么,我说在罗渡读书。“罗渡?”他疑惑的看着我说。
“以前还不是跟着你们混坏了,本来可以考清华北大的,现在也只能在罗渡咯,”我调侃的答到。他禁不住大笑起来,随后跟着他走了一会,走进他住的那栋名叫“兰亭苑”里,这时我也才知道,真的隔着很近。
进了兰亭苑,我问他还出不出来,他说不了,我也止步,不想跟着他上去了,就连忙说有事,以后再联系,他说好,也转身走了。因为我穿着前天回老家的鞋子,鞋子黄泥很多,不可能拖着这个到他家去吧!
我继续前行,来到河边休闲区,这里很宽大广阔,有绿树,青草,蝉鸣,孩声,小河,歌声,曲子……
坐在石檐上,想着这两天的事,于是临时起意,临河写下,权当记录这两天无聊生活。
七月十日放假前,我徘徊在回不回老家之中,不回老家就去岳池亲戚家,原因是回去也没什么事,并且到岳池还可以把朋友送的球鞋顺带了,两全其美,更多的是不想回去,回去实在无所事事,最后选择不回去,不过事与愿违,当天放学后,我不像平常一样和同桌同学一起回去,而是先行一步,我拿着差不多跑八百的速度冲出校门,一路向下,向坡坡下冲去,不过,我看见哥哥在那里等人坐车,(饭店里的哥,一来生二回熟)我上前打招呼,说我有人,在后面,我们一起等下,然后就可以一起走了,最后我还是在这里等了同桌同学,跟着一起回去,我们坐的小车,不用到火车站,免去了两元公交费,直接到达九龙广场的老车站,到了的时候,天又下起大雨,临了我又不好意思跟同学说要在岳池玩,只好和她一起上车回老家,我挣着抢着帮着她付了车费,一来是想报答她上次帮我盖了贫困证明的章,二来本来是朋友同学。
她先是拒绝,但还是没有拒绝过。归家途中,一路绿色苍翠,空中飘洒着蒙蒙细雨,雾从山林间缓缓升起,客车便在这烟雨朦胧中一路驶去,我没有睡意,更没有去看小说,以前都是看小说和睡觉度过这漫长的归家之旅,现在只顾着欣赏沿途风景了,车一路跌跌撞撞终于到达兴隆,下车时,她趁我不注意,喊我一声,把车费一下戳进我的书包旁边的口子里,连我都叹为观止,她的速度真快,我都没注意到,没办法,看着她的背影,我笑着摇摇头,说这姑娘啊!
当时四点左右,时间还早,雨却比岳池时下的都大,下车走后,我前面有一位面貌较好的女学生接着电话,(本来我在前面的)应该是说雨大问家长在哪里?最后说着说着气呼呼就挂了,我看着她,心里不知怎么又笑了笑,不一会,有一辆摩托看准我们两个,抓住机会开了过来,这女子急忙问车,然后司机在车帐篷下淋着雨替他捆绑行李箱,不多时就一骑绝尘而去。我突然想起来,我朋友今天还在上课,他十二号才中考,我发了一条“放学后,来网吧找我,我在里面躲雨呢!”就向着网吧走了去,网吧已经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进去后里看外看终于看了一个朋友,也是罗渡的,高考了,在这里上网。我走了过去,做下和他谈高考和志愿的一些问题。
两个小时后,我的手机响了,我接了电话,向外走去,这时雨没有刚到那么大了,不过雨还在飘,像刀从天而降般落下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我来到朋友放车这里,他和他的朋友正在抽烟,我打了下招呼,说了几句,等他抽完烟,就出发回家了。
一出来,我就后悔了,他喵的,雨下大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逆着风雨,一路高歌前行。途中他开车,飘得比这大雨都飘,我的眼睛被雨吹打的无法睁开,他更是无法形容,被雨淹没了,我几次提醒开玩笑的说:“我不想死,开慢点,虽然雨大!”“怕什么哦?你还不相信我?大不了滚到就不起来了嘛?不是还有警察嘛?不慌不慌!”
我已经习惯并慢慢的喜欢这种谈话了,它不像学校那样无聊无味枯燥的谈话那样没有亲切感,不像学校快节奏的生活那样没有温情,不像烈日炎炎似火烧跑步的恐惧,我一回到家,一见到朋友,我的心情总是愉悦的,总是开怀的。随着一路奔驰,冒着生命危险,半夜开车过来的我们立在雨中,感受着夏雨的洗礼,只留给大地两点黑影。这一路上影影绰绰的树木小山水稻都在我们身后飞驰而过,路中的泥水被车的速度激打在我们裤脚背上,空中的雨吹打着夜幕下的两点黑影,然后我们谈起中考,我时不时的鼓励他,谈了很多很多,无话时,不觉终已到站,他停下车,我连忙擦干脸颊眼边雨水,挥手下车说再见。
他开着车往上回,我向下回,踏出水泥路走向泥土路,感受着泥土特有的气息,这一小段路,雨依旧淅淅沥沥,我没有奔跑,当然不敢奔跑,我慢慢地越过一摊摊泥水,回到家中,小白鞋变成了小黄鞋,我也变成了落汤鸡,幸运的是我的书没有被淋湿,书包是皮子的还是经得住雨淋的,家人忙催着换衣,把头弄干,我把衣服鞋子换了,头抹的差不多干的时候,就坐下看奢侈的古装电视剧,临近九点吃了饭,就去睡觉了,躺在床上,外面雨依旧很大,我是直躺的,那雨不知觉又落在我的脸上,头上,枕上,好在不多,我又难免觉得无奈,又联想到杜甫草堂,想到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他心里当时是什么滋味?心境又是如何?
又想到了以前被屋檐水滴在脸上的日子,不知不觉,我睡着了,像一个走了很远的路疲惫的回到家中的远行者,也没管它什么雨打脸呢?这一觉就到天明。
第二天起床应该八点钟了,昨夜尽管雨打着我的脸,我依然睡的比这个月睡的每一天都好,尤其比学校的硬邦邦的铁床睡的舒适安逸,真是人生快事啊!
我是个在家待不住的人,一放假大部分时间就无所事事,虚度光阴,于学校而言,我更喜欢学校,因为学校有强制的时间安排,有知识可求,所以我心里从高中以来就很厌倦放假。吃了早饭,就想出去到兴隆玩,就过去找朋友。
来到他家,依旧是那么亲切,这里有着我们很多很多的故事,(以后有时间慢慢道来)他刚刚起床(只是躺着没起来,在耍手机罢了,普遍存在!)问我去不去兴隆,他说他要去兴隆,“要去,”我专门过来找你去兴隆耍的。
在地坝里刷了下鞋子,感觉没那么多泥土,是要白一些了,就一起坐着电动小马达去了兴隆。到了兴隆向东去买笔,我向西去找老师谈话,我一来,老师就喜出望外,说我有那么久没来了,(差不多一个多月接近两个月吧)更看着我说:“我脸色没有以前好了,舌苔也白了些,是不是因体育造成的?”“可能吧,训练的有点多,除了特殊情况,训练从未缺过席,”我笑着回答到。而这一谈和以前一样就是几个小时,谈了很多很久,但主要是谈语文,谈我,期间又不知觉就谈起了他现在教的一届,说是比我们都差很多很多,我也列举了几个例子,其中我有弟弟又被我的老师教了,所以和老师总是有很多话可谈。
谈话中,老师说进学校谈,我和他肩并肩一起走在雨后淋过清新校园的小路上,不时看到了老师头发发白了几许,(我比老师高一些)犹记得前几次来,老师的白发是没有这么多的,这几月之间又突然冒出了几根,不得不说这岁月不饶人:他让我们做学生的迅速长大,又不得不让当老师的迅速苍老。老师走着忽然说:“有机会你来给现在的学生演讲一下,你看怎么样?毕竟你是他们的学哥嘛。”
这有点让我受宠若惊,始料未及。我突然想起我初三第一次演讲就是老师极力支持的,那时候年轻,演讲的不是很好,如果再让我再一次演讲我一定比上一次讲的更好!我说:“可以啊!我也只能讲讲自己的生活经历。”
“可以,”老师高兴地说。我又不觉想起,什么时候老师对我是用询问的语气了呢?难道不应该用那种直接式的语气吗?我想,在我眼中,以前老师都很严厉的,倒也是和蔼的。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语文早自习我背课文,不本,本来声音很大的我马上被老师抓起来去黑板默写,我当时虽然背的下,可我写不起啊!当时全班同学都看着我呢,我有点紧张,写了一些就写不出了,着实有点尴尬,老师师把我批了一顿后,我也牢记这次深刻的教训,以后的课文默写我总是很少写错别字,就连标点符号也不错过,那时老师还奖励写的好的我一元钱呢,我想现在这种精神也依旧存在,即使再累,只要有时间背课文,总是严谨认真,这可能是严厉的老师对我的一次人生启示吧;和蔼的是向老师请教问题和课外阅读讨论,记得初一时,那天我肚子在人生第一次疼了起来,就请了假从教室来到操场,身体靠在篮球架上,脚伸直着,被当时的校长看见了,打电话告诉了老师,老师连忙从外面的小卖部跑进来,问了我,我说没事,歇歇就好,(我不想连累父亲,他没有车,知道了肯定要放弃手中活路,急着走着来学校的,我也不想连累老师)老师坚决给我爸打了电话,老又让我喝水,问我怎么样,直到父亲来了后老师才缓缓离开,我看着老师背影和父亲的汗水,我低着头,心里很内疚。农村孩子苦就苦营养跟不上,累就累学习回家之余还要放牛干农活,没有多少学习时间,当然也没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尽管农村当时很穷,每家能读书的孩子只要想读就可以读下去,当然也不排除像孙少安一样迫于家庭劳力缺少被迫不读书的情况;到初二时,我和老师就走的很近了,他送了我一本李晓鹏的“学习改变命运”一书,这本书也真的对我有了很大的帮助,存留现在我每次无聊或者累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这书也早已被我翻得深有历史感和书香味,偶尔和老师讨论时,老师总是能说出令我很敬佩的话,这又让我不得不佩服老师,不得不走近老师,是老师带着我或许是我们班走向阅读的,也不止改变了我一个人吧。
其实,老师更是我命运的改变者,我这一生可能都要感谢我的老师。记得初二那年春天还是秋天的开学典礼,应该是春天吧,老师的一席话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时的我成绩很差,初一上册八百五才考396分,下册才考403分,(这分数可能和中考定格了吧)所以自然而然就站在了倒数第一,这里面难免会有一些自卑。当时老师们也很喜欢在后面转悠,不知道什么时候,老师来到我的身旁,他对我说:“上面领奖的同学也有你的小学同学吧?当初你的成绩是不是有些比他们都还好?你只是太贪玩了,现在初二了,还有机会,再不努力就完了,你也有机会站上去领奖的!”
我当时低着头,没有言语,我知道我初一是玩过来的,也有一定的情绪没有控制好,(因为初中一分班,玩的好的都分开到别的班去了,这使我很孤独,就暂且说很孤独吧)于是我开始努力,在能背的政史地这样的地方下了很大的功夫,可是我的数学再也补不回来,到现在也想学也学不下去了,我只好把其他的时间花在政史地身上了,终于,下学期开学典礼有了我的影子,虽然只是三等奖,这样一直持续到了初三,可是没有持续到中考。中考我比一诊二诊三诊都考的差,可以说是很差,记得考物理那天,我来的特别特别早,我走在充满生气的校园里,就那样漫无目的地走着,老师看见了我,问我为什么来这么早,我说睡不着就来了。
他不知道的是我当时那两个月的心情很不好,因为我从小到大的朋友居然在最后的几个月里要出去打工,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可能知道为什么,我劝了,他父母也劝了,他就是倔,就是不读书,我当时就很烦躁,他走了?那不就剩下我一个人了吗?所以在最后的几个月里,我的心情很差,即使到考试那天也就是这样想的:“考就考吧,能考就考,考不起就跟他一起去打工。”
这样的想法使我失去了很多分,有些题能做的就放弃了,就连英语,能找到答案的我也懒得去找,就几分钟完了,完了后就看着窗外格外出神,当时面前就是监考老师我坐第一桌。现在想想,当时我是多么的无知,也正好应了那句无知者无畏无畏者亦无惧,幸好的是,生活并没有完全把我抛弃,我被罗渡提前录取了!
五月,我和同桌去参加了罗渡的体育招生考试,一举通过,录取是铁板板的事,毫无困难可言,我本是抱着陪他一起去考着玩,(我成绩那时平常发挥罗渡是考的起)我被录取,但他被淘汰了,这不得不说,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这里有时间再说吧,故事很长呢)那时中考成绩还没有出来,我就去报了名,我的历史老师说万一我被岳一中录取了呢?
我说我这次考的很不好很不好,可能连罗渡的分数线都不够,我的历史老师也就没再说什么,(因为我的班主任老师给我的是岳一中的切管生,历史老师也知道,老师为我做的已经很多了,我更觉对不起老师了)中考后,当天晚上我给我的政治老师发了消息,(我的女师傅,她自己说我是她徒弟的,那时我是政治课代表,好像我初中没当过什么实用的官就当了个学习委员和政治课代表,而我自然而言就白捡了个女师傅。)说我这次考的很差,就政治就有一两道题能做对就做错了,她对我说,叫我不要多想,那时我正在大街,还没有回去,就瞒着老师说走同学家睡觉,可是哪里有?我为我的善意的谎言而感到抱歉。
中考成绩出来后,我不敢去面对老师,我知道就他的语文那个古诗默写就有一句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写不出来,出的很怪,常考的都没考,却考了没有做过的一句,可想,考场中的我当时是多么无助啊!真的语文考不好,后面心态就崩了,崩了就无所畏惧了。向老师问成绩的时候我只问了语文政治历史这三门,因为我不敢去问别的,那些相当于平常差的不能再差了,还好,我语文考了九十多,政治历史考了一百零几(当时可是信心满满想考满分的),其间我问了一个同学,她语文九十九,全年级第一,最后好像中考成绩以403分定格,我看着成绩内心没多大的波澜起伏,我早已知道自己这次不行,即使我当时已经被录取了。
我得感谢也得咒骂自己,是自己走向罗渡的成功,也是自己走向中考的失败,如果没有罗渡体育这考试,我的人生可能和考试怕是无缘了吧!现在想想,如果初中能有现在一半的用功,我也不至于现在那么狼狈不堪。
后来,老师也帮助我,利用他的人际关系为我取得贫困补助,(虽然没成功)也为我人生指明方向,我想,我在心里一直对不住的就是我的老师们吧。
我再也见不到老师以前对我们严厉的一面了,自古以来老师在课堂上就是那么严肃认真,一到课下,只要你认真和老师接触,他总是那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就像两个朋友一样。
在学校办公室里,老师又送了我几本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虽然这些我都有,但我还是接受,因为这是老师对我的一点期望和心意)临近中午,老师才和我一起从学校走出来。出来时,下起了毛毛细雨,我心里多么多么地想有一把伞啊!多想有小说中学生给老师打伞的情节啊!可是我没有,我习惯了独来独往,习惯了不用伞,我只好和老师肩并肩向前走。
期间谈话中,我不觉的看见了老师的大拇指居然没有了,我很惊讶,我暗压住惊讶,没有向老师询问,我想,或许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教过的学生又有几个知道老师的大拇指没有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