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姨听到这里总算是大概弄明白了王天行打的什么如意算盘。小伙子年纪不大,胃口倒是不小。这是要零售批发两头通吃的意思。
要是让陈姨知道方静茹每天发那么多货里边还有王天行的一份,不知道陈姨还会不会那么羡慕嫉妒方静茹。
王天行见陈姨对自己的合作目的有些了然了,没等陈姨开口便继续道:“简单来说,就是我负责设计款式,您这边负责找布料跟工厂生产。放在我淘宝店铺里售卖的,我可以在您出厂价的基础上适当的给您赚点。但是放在您店铺里卖的,我这里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就是我出钱入股您的店铺,今后您店铺里所有的衣服每卖出去一件利润我们平分。但是因为我有设计的工作在里边,我所出的钱肯定不会占店铺成本的50%。”
“第二个方案就是,我只拥有我设计的衣服的分红权。您店铺里衣服的最终批发价减掉出厂价,剩余的我们平分。”
“您先考虑下。”
王天行一口气将自己准备跟方静茹谈的合作方案给说了出来。剩下的只能交由陈姨自己考虑了。
其实站在王天行的角度,第二个方案明显对自己更加有利。因为自己本来也只想做自己设计的款式。而且一旦自己设计的款式销量确实可以的话,陈姨店铺里的衣服以后肯定会慢慢过渡成只有自己设计的衣服了。
这种情况跟入股陈姨的店铺基本就没什么区别了。关键还不需要出钱入股。
但是王天行之所以设计两个方案出来,就是有考虑到前世后来很流行的鲁迅那套开窗理论。
你想要让中国人在一间房子上开两个窗户直接说的效果可能不会被采纳。
但是你要是先提出把屋子的房顶给拆了,那往后再说要开窗多半就不会遭到阻拦了。
王天行也是这个想法。
并且哪怕最后陈姨跟方静茹选择了第一个合作方式,王天行也不亏。
狗日的王天行在方案里完全没提生产衣服的成本问题。
所有前期的成本都被他的合作方承担了,他只是出了一副图纸而已。
如果最后陈姨或者方静茹选择了第一种方案,他也只不过出点房租跟人工的费用,就能平分店里其他衣服的利润,这种好事到哪找啊。所以这第一种方案其实就是开窗理论里的拆屋顶。
王天行见陈姨一时半会肯定想不明白其中的歪歪绕绕,便开口道:“陈姨,要不您先想着。想明白了打我电话通知我一声就行。我还得先去方老板那跟她聊聊。”
陈姨也知道王天行此行的目的本来就是冲着方老板去的,听王天行这么讲便让王天行先走了。其实陈姨早就听出了王天行两个方案里的共同点:他不需要承担一点库存压力。
毕竟做这么多年服装生意了,王天行以为陈姨是没想明白,哪知道陈姨早就看透了王天行的那点小心思。
因为没有小象衬衫的合作基础,陈姨这才在王天行在的时候有点拿不定主意。虽然小象衬衫卖的比较火爆,但是王天行自己设计的款式能卖那么好吗?这会也是想看看王天行跟方老板聊的如何。
王天行从陈姨的店铺里出来后直奔方静茹那里,没几分钟便到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