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案例说,大唐某地一个凶杀案,被害人的死因是被他人扼压脖颈窒息死亡,可死者的双膝部各有十三个锐器创口,现场没有遗留作案工具。
一开始分析凶手的作案动机有两种。
第一种情况是有预谋的抢劫杀人,因该在两人以上,先将死者控制住,但是死者进行了拼命地反抗,奋力摆脱控制。
于是凶手拿出准备好的锐器砍击或切割被害人的左右膝部,让其失去抵抗和逃跑的能力。
然后,恐吓其交出银两财物或逼问藏宝处,最后扼压颈部,杀人灭口。
第二种情况是报复杀人,凶手与被害者有深仇大恨,将其控制住后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锐器砍击或切割其膝盖,让其跪在地上进行羞辱报复,然后扼压颈部至其一命呜呼。
这种情况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一般的恩怨情仇,一种是和人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最有可能的是与有夫之妇。
经过细致深入地调查死者并无财物遗失,也没有那种要致死者于死地的生死仇人。
不过却发现死者确实与一有夫之妇长期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且案发当晚并没有证据能证明此妇的丈夫自己所陈述的去向。
结果此“夫”理所当然的被立为重点对象。
此“夫”像极前世“某强”,可怜地被“某蓉”绿了,弄得沸沸扬扬。
但是最后根据现场遗留的痕迹和其他物证、人证,认定的嫌疑凶手是死者一个身强力壮的下属。
捕院捕快将其抓获后,据其供述,作案动机是非常简单的报复杀人,属于案发后分析的第二种情况里的第一种。
但是因为对作案顺序的推断出现了完全相反的错误,结果导致分析出了第一种作案动机和第二种作案动机中的第二种,一度误导了侦缉方向。
凶手在案发前一天和重要大客户洽谈生意时,不小心得罪了客户,导致将要到手的一大笔事关商铺发展前途,甚至是生死攸关的生意订货单泡汤。
死者获悉后非常愤怒,在商会接待室当着同事们的面肆意辱骂嫌疑对象的同时,还不时用脚停地踢他的膝部。
死者抓着鸡毛掸很打他的膝部,让他跪下给所有商人道歉,给商会道歉。
受到身体比自己弱下又长得猥猥琐琐的死者如此极度侮辱,嫌疑对象气愤不过,越想越恨,晚上身背一把菜刀以道歉为由登门拜访死者。
进屋后马上趁死者没有丝毫防备,以绝对的优势,像老虎制服一只兔子一样干脆利落地将他摁倒在地上,后猛力掐死。
而后仍然不解恨,抽出背在身后菜刀,对着死者的膝部就是一顿猛砍、猛割。
……
看了这个案例,叶峰大为震惊。
该死者心胸狭隘,为富不仁,欺男霸女,树敌较多,易干扰侦察视线,被杀原因交织错综。
真相只有一个,动机排查是关键,系统洞察力在悄悄发挥洞察作用,不停地抽丝剥茧。
主要是因为,死者膝部的伤是因为其在生前攻击过嫌疑人的相同部位而在死后被报复砍切。
并不是案发时因为搏斗或为了让他失去抵抗和逃跑的能力。
那么叶奎右腹部的刀伤,是不是或许也是因为他攻击过犯罪嫌疑人的这个部位。
“或者这个部位对犯罪嫌疑人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是在他死后才被刺伤的。”
这就是为什么叶奎身体前侧的十二个锐器伤只蹊跷地密集于右腹部,而其他部位完全没有的原因。
如果叶奎还进行了哪怕一会的搏斗,都会有体位上的移动,伤口根本不可能那么集中。
这也是现场为什么只有很少的滴落状和抛甩状血迹的原因,而根本不是叶奎衣服穿得厚,血流到体外和带到刀上少的原因。
“洞察力值+5!”
叶峰隐隐觉得这个全新想法的出现,将是侦破叶奎被杀案的重大转折。
来捕院后,叶峰工作之余痴情天武门武道和练气术,每天早晚刻苦修习拔刀术一千遍,没有本领怎么见未婚妻柳岩,怎么办案捕人混江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