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六殿下登上皇位!
怎么会是我。二哥呢?二殿下好的很,请陛下放心。
这是谁的决定?是母后同意了吗?陛下放心,太后已经同意了。皇后已经通知了!
朝堂里
禀陛下,大事不好了。何事如此惊慌?
大胆见到陛下,还不下跪。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何事如此惊慌!
陛下,南国三十万大军正在向北国境内靠近。
消息是否可靠?陛下确实如此。前几天南国的三十万大军就有向我国靠近的举动,臣等向先皇禀告过,可是先皇却不以为然。
现在他们趁着先皇逝世,竟然要进攻我们北国。这明显的是早已计划好了呀!
不然他们不可能这么快得到消息。
你是说北国有奸细。陛下,如果没有间隙的话,南国又怎么会知道先皇被刺杀?
而且此次进攻恰恰选择了新皇登基的时候。不可能有这么巧的事!
那爱卿可有良策。陛下,臣御敌没有好计策,但是引出奸细我有一计。
说来听听!
我认为陛下此次可以选择御驾亲征,可以准确地引出那个奸细。
就这么简单吗?
张爱卿,你这是让朕亲自御敌啊!
陛下,这有何不可?既可以鼓舞士气又可以查出这个奸细?好一个鼓舞士气,我看你就是那个奸细。
这分明是让陛下去战场上送死。你这是要断送我们北国的国君!
新皇才刚登,你就劝陛下去御驾亲征。万一在战场上出了什么事,这个责任与担当的起吗?
臣愿意相信北国的将士。他们一定会保护好陛下的!那你为什么不相信他们可以抵御那三十万大军呢?
你说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你是有其他的意图?
陛下,老臣冤枉臣对北国忠心耿耿,绝无私心。
行了,张爱卿,你接着说。你为什么觉得朕御驾亲征那叛徒一定会通风报信呢?
南国正是想借此机会铲除北国!我想有机会铲除国君,他们一定不会放过的。所以臣猜测间谍一定会通风报信!
说了半天,原来都是你的猜测。陛下,你也看到了,这只是他的猜测!
陛下,千万要三思啊!国不可一日无君,朕绝对不会离开北国半步。
可是陛下这,间谍一日不铲除就多一日忧患。张爱卿,既然你都说了,这只是你的猜测。
那么朕绝不可能冒这么大的风险。还请陛下三思,只要陛下愿意御驾亲征,臣绝对有把握能抓住他。
好,那你和监察司联合查办,一定要抓到间谍,至于御驾亲征不允许任何人再提。
如果谁再次提起这件事,斩首示众!
陛下,那三十万大军该如何应对?
国内出征的士兵还有多少?启禀陛下,只有二十万。而且还加上了御林军和守卫军。如果不加的话,只有十五万。
御林军和守卫军绝对不能派出去。如果全部派出去的话,他们偷袭怎么办?
传朕旨意让武赵思和赵言领兵十五万击退南国大军。众爱卿意下如何?
陛下英明!
没什么事,退朝吧!
恭送陛下
皓儿,今日朝堂可还顺利?母后,你可能不知道父皇才刚逝世。南国就率兵三十万攻打我北国。
真是苦了你。本来应该你大哥能承担这些的。可是你那不争气的大哥也被人刺杀了!
皇太后等人,现在最看重的人就是你!所以你一定要肩负起保卫国家的重任。记住,千万不要给父皇丢脸!
母后放心,儿臣明白。
对了,面对那三十万的敌军,你是怎么应对的?
母后,你是不知道,能调动的军队只有二十万,而且还有五万的御林军和守军!
也就是说,真实能调动的军队就只有十五万。唉,军队数量上相差甚远!真不知道这一战是否能胜利。
如果一旦失败的话,那么皇城还有百姓就会遭殃!到那个时候,北国将不复存在。
母后,我真的不希望自己是一个亡国之君。皓儿放心,你一定不是亡国之君的。
别怕,母后还在呢!出了什么事母后帮你分担。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可以向天府之国借兵。
对呀,母后你不说我还忘了!我们中间还有一个天府之国。虽然不是很强,但是父皇一直提起他在南国和北国中间一直没有人敢侵略他们!
我想可以向他们借兵。母后,谢谢你。
傻孩子,谢什么呀,都是一家人!
来人
陛下,你有什么事需要吩咐?传赵括将军。
臣赵括,参见陛下。
起来吧!
不知陛下召臣来所为何事?现在朕命令你带着朕的旨意去向天府之国借兵十五万。你能否做到!
启禀陛下,臣赵括定当不辱使命。
我果然没有看错你。
好了,你连夜出发。记住了,现在北国的存亡全在你身上了。
如果你任务完成了,我给你升上尉。
臣一心报国,别无他求。好,北国有你至荣幸!看来,天不灭我北国。我北国一定会度过此劫!
臣告退。
天府之国宫里
启禀陛下,北国使臣赵括求见。
北国使臣,他来干什么?传朕旨意让他进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