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宇看向仓外,这里是柯伊伯带的外围,即便整个柯伊伯带的小天体有近50多亿颗。
可是把如此巨量的天体数量撒布在宽度25天文单位的环状区域时,鸿宇肉眼范围内,只有空旷与孤寂。
万幸,不久前一个灰黑色的不规则岩质微星体飘到了YB963烽燧的附近。
岩质微星体,直径超过30千米,灰黑色说明只有少量气态冰晶。
通过红外光谱和微波雷达,基本明确了该微星体岩层机构和金属物质含量。
看着扫描结果,鸿宇很满意:“就你了!”
星火,五年前鸿宇提出,可惜被军部直接否定。
紧接着,知道该计划的人全部被军部宣布:畏战,弃用!
雪峰旅,星际战略委员会作战部王牌中的王牌,其第七特种大队,抹除番号。
在这片黑暗而寒冷的太空中,没有白天与黑夜的区别,鸿宇在烽燧做了一番充分准备后,再次强迫自己入睡,这次出仓需要对体力和精力都是极大的考验。
几个小时后,鸿宇醒来。
他把笨重的,快要被这个时代所淘汰的宇航服搬了出来,同时启动了配发的伴随机器人。
因为被军部弃用,生死相随的机甲被收走,只能使用较为原始的宇航服。
全透明头盔上的透视面微微闪烁着金光,鸿宇坚毅而略显油腻的面庞在金光之后变得越发清晰。
经过减压舱,吸氧排氮等一系列繁琐的准备之后,鸿宇带着机器人终于来到仓外。
没有机甲,一切都显得笨拙而充满不确定性。
鸿宇身上挂了一根安全绳和一根高强度合金固定索,安全绳保证自己在失去动力时还能靠着它爬回烽燧,固定索用来链接烽燧和岩质微星体,他可不想一觉醒来,家没了。
是的,鸿宇决定在这个岩质星体上建立庇护所,也许那将是自己的新家。
“呲呲......”
喷气动力装置校准方向和提供了初始速度后,就停止了工作,冒着淡蓝尾焰的霍尔推进机不断的俢正着鸿宇与机器人飘向微星体的方向。
宇宙空寂显露无疑,耳畔只有自己的呼吸音和隐约的心跳声,其他的一切无论如何的宏大与壮丽都如无声电影。
时间被无限拉长,原本以为几分钟就能飘到的微星体,此刻在鸿宇的感觉中仿佛永远无法抵达,眼中除了前方的微星体在慢慢变大,其他一切的参照物都纹丝不动。
“叮......”
极其微弱的金属音在宇航服的内部空气中传播,鸿宇心中一凛,连忙转头回望。
安全绳崩的笔直,原来不知不觉中已经飘出500米远了,这也是安全绳的极限距离。
可是对面的微星体距离自己大约还有至少200-300米的距离。
奇怪!?
出发前明明用激光测距仪测量过,只有450多米。
看来只有一个可能,这个微星体应该是凑巧路过自己的YB963烽燧。
更巧的是,烽燧和微星体的相对速度接近于零,所以鸿宇这些天看着微星体好像一直在不远处悬浮。
实际上两者都是以每秒几十上百公里的速度在围绕着太阳旋转。
哪怕再小的速度差,仍旧使得烽燧和微星体在逐渐远离。
只是这种远离放到宇宙尺度来看,几乎静止不动!
鸿宇看着两三百米外的微星体,充满无奈,他决定先回烽燧,然后想办法加长安全绳,然后再来一次。
可是,刚刚转身的鸿宇却突然愣住了。
因为,他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