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后,秋祭大会如期举行。
在锣鼓声和鞭炮声中,李青云带领全村的男女老少沿着石阶一步一步登上了一个三丈余高的巨大祭台。
在祭台上,李青云把手中的高香放在蜡烛的火焰上点燃后先是拜了三拜,接着又缓步走到祭坛前把手中的高香插在了祭坛里。
其他人跟在李青云后面,做着同样的动作。
在所有人把第一炷线香插好后,李青云便开始念起祭文来,虽然他年纪大了,但他念起祭文来依旧深情洪亮,气势如虹,让所有人振奋。
祭文念完,便开始祭第二烛香,众人再次跟着李青云执祭香拜了三拜,把第二烛祭香插进了祭坛。
插好第二烛祭香后,所有人排好队跟着李青云来到摆满鸡鸭鱼肉的祭桌前洒祭美酒。
洒祭不久后,整个祭台就弥漫起浓郁的酒香来,使得大量村民沉醉其中。
祭祀大典一共要祭三烛香,每祭一烛香都要拜三拜,并紧跟着做一项祭祀礼仪,第一项礼仪就是宣读祭文,第二项礼仪就是祭祀美酒佳肴,第三项礼仪便是烧纸钱及祈祷。
拜了九拜,完成三项礼仪后,所有人还要参加动员会议,这个会议主要目的就是对族中事物做一个总结并分配劳作任务。
到了晚上,极为热闹的祭祀大宴便会开始,所有人都可以吃到各种各样的美食,还可以和许久不见的老友侃天说地,所以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很开心,使得整个祭祀大会更好的进行下去。
忙碌却又愉快的一天过去了,紧张刺激的祭祀大比在大会的第二天便即将拉开它的序幕。
大比第一天比的是射术和象棋。
射术采用积分制,射中几环就积几分,比如射中九环就积九分,射中十环就积十分,没射中靶子的话那就是零分。每人一共射十次,最高可以积一百分。
李洛排在第五排,排在他前面的有个叫李先河的小青年,他带着眼镜,看起来文绉绉的,所有人都以为他是来凑数的,但谁知这个李先河一口气射完后,竟然得到了九十二的高分,这成绩出乎了所有人意料,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见前面已经出现了黑马,李洛不敢掉以轻心,在轮到他的时候,他集中精力,瞄中靶心,拉好弓弦,唆唆几声,几箭连发,不是射中十环就是射在了九环内,十次射完,李洛积九十六分,再次刷新积分新高。
约摸两个小时后,射术成绩都出来了,李洛以九十六分居榜首,其后依次是李兆九十三分,李先河九十二分,从第四名开始就都低于九十分了,总体都还不错,比上一次大比分数都高了不少,令全村族人高兴、振奋。
因为象棋比赛比较费时,在射术比赛结束后,便立马开始了。
象棋比赛采取小组积分对战淘汰制,所谓小组积分对战淘汰制,其实是分两步,第一步就是把所有参赛人员分成十六组,每组人数多少由当年参赛人数决定,一般每组是四到六个人。
分成十六个小组后,组内的成员依次和组内其他成员进行一场比赛,胜者积一分,,平局积零分,负者积负一分,最后每个小组积分最高的人进入十六强。
进入十六强的人都会得到二十积分,这个积分和之前的小组积分没有任何关系,小组的积分只决定谁能拿到小组第一名,因为只有小组第一名才有资格参加接下来的淘汰赛。
小组赛结束后,所有每组第一名进入第二轮,即1V1淘汰制。
1V1淘汰制,两人对战,三局两胜,胜者积二十分,同时进入下一轮,败者则直接被淘汰。
这样的积分制比赛,很容易拉开积分差,所以,尽管智力比赛只有象棋一项,但却极为重要,因为只要参赛者在这一项的能力稍微弱一点,那么其在这一项获得的积分极有可能是零分,而第一名则可以拿到一百分,这样的积分差可以说是致命的。
几十人经过一次次激烈的拼杀后,最后李洛和李先河两人杀到了总决赛。
三局两胜,抓阄决定谁拿红棋,李洛得到了好运,拿到了先手的优势。
李洛没有时间去看李先河是如何下的,第一局保守起见,他上了中心“相”,先做防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