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3糜子脱粒(2)
糜子籽粒在石头磙子的碾压下逐步地从糜子穗上脱离下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上面的一层已经没有了糜子颗粒了,可下面的一层还没有完全脱离下来,这时候人们的另一个任务就来了,他们需要把这些糜子秸秆翻一个个儿,小村那时候叫做翻场,也就是上下翻过来,之后再继续赶动磙子碾压一些时候,等到糜子秸秆上面没有籽粒了就可以停下来了。这个翻场是在磙子依然在滚动的时候进行的,磙子并没有停下来,翻场也在同时进行着,并且翻场的时候也还抖动几下,把糜子籽粒抖落下去。这样就充分地利用了时间与场地。大场面打场的时候,还有一个攒起来的过程,攒起来的是打下来的糜子;这时候的糜子还不全是糜子籽粒,其中还混有一些杂质,接下来会有专门的流程清除这些杂质;攒起来的糜子越来越多,赶场人脚下的堆也就越来越大,达到一定时候,就要换一个位置继续打场,这个场地也就用来进行下一个流程了。
这些没有籽粒的糜子秸秆需要清除出去,这个活儿那时候小村叫做起场。起场同样要用工具,这个工具那时候小村也叫做木叉子。起场攒场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而同时进行的还有铺场。
木叉子是纯用木头制作的工具,样子是裤裤形状的,只是这个裤裤是弯曲的,两个叉齿向同一侧弯过去,形成一个弧形,比如就像一个人双腿弯下来的样子;这样的外形更便于把糜子秸秆挑起来,又能够很好地把裹在里面的糜子籽粒抖下去,也就是说,起场的时候不能简单地把糜子秸秆挑起来就完事儿了,还要抖几下,目的是把裹在里面的糜子籽粒抖落到地上。
铺场碾压起场在通常的情况下都是同时进行的,中间没有停顿,里外圈交替着进行铺场碾压和起场,磙子是不停下来的。
最初小村打场是有黑天班的,也就是晚上也不停下来,后来的时候到了分田之后几乎就没有见到黑天打场的事情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