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二十三,白露。
秋风和煦、水天一色,自是江南最美时节。
清晨,剑鸣一行化装成搬运工乘坐洋行货车,来到江阴黄田港码头。
江阴地居江尾海头,江面近窄而远阔,江口有黄山与孤山对峙,两岸峻岩夹持,循江逶迤十公里,浩浩荡荡。黄山横枕大江,邑中诸峰四面环拱,北眺维扬、南挹姑苏,东望海虞、西眄京口,成一方之大观,列郡之雄胜。山顶有一望江楼,楼有一楹联,曰:此水自当兵十万,昔人曾有客三千。
守江先守江阴。江阴自古就是江防要塞、兵家必争之地,是扼守国都南京的战略要冲和江海门户,为长江咽喉第一要塞。黄田港是江阴入海码头,战略军事地位尤为显著。
看港口樯桅林立,江面船只如梭,一幅繁忙景象。只不时有悬挂日本国旗的舰船一路耀武扬威地鸣叫通过,随风摆动的太阳旗图案如一颗血红的头颅正不断变幻狰狞的面容沿江窥伺。几艘单薄的中国战舰龟缩于港口一隅,像个懦弱的丈夫正忍受着他人的羞辱和欺凌,是恼怒、是悲切,短促的汽笛鸣响也变成了哀号和哽咽。
看到这些骄横的日本军舰肆无忌惮地在江面上行进,剑鸣脑海中就会浮想起中国海军那卑颜屈膝的龌龊往事来。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时,南京政府海军当局不顾国家尊严、民族廉耻,竟与日本驻华海军达成所谓‘中国海军不攻击日舰,日本舰队亦不攻击中国舰队,以维友谊’之‘友好协议’,听任日本军舰长驱炮袭南京;在十九路军与日军浴血奋战,并遭到日舰炮火重大伤亡之际,更有中国海军部次长李世甲在万目睽睽之下与日军侵华司令官野村吉三郎同乘汽车参观中国军队阵地,其人毫无戚戚羞恶之情,更有悻悻得意之色,被外间媒体评为‘世间吊诡奇异之情致,历史绝无仅有之景象’。
董老师傅总是谆谆教导说:尊严和名望都是赢回来的。
一个人即使再弱小、贫困,也一定要有骨气和不屈的信念,可以接受失败,但却不能认输。中国积弱日久、民贫兵乏,须有自强之傲骨、改革之锐进,方能自新图强、振奋海内。
遥看山顶修葺的巨型炮台和江面逡巡的新购战舰,剑鸣默默祈祷:期望我中国能抵御外辱、自强世界。
一艘小火轮从江面逆流而来,停靠了客运码头,船舷处闪出金老板和马叔的身影。
金老板引着几人一起来到一间船舱包房。应声进了,见一身穿藏蓝色西服的中年男子正与四名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围坐在一起激烈地辩论着什么,有一穿青布长衫的男子则在一旁负手而立,微笑地听着。看见金老板,中年男子起身相迎,其他几人也停住了声,有一个年轻人神情激动地看向剑鸣几人,脸上一股忿忿不平之色。
金老板向中年男子引荐道:“这位就是李剑鸣,前十九路军工兵连长,抗日英雄。他是我特意邀请来参加考古队的。”
中年男子听了,与剑鸣拱手一礼,颌首轻声说道:“很好,有你我们此行会妥当些。李先生,有劳了!”厚厚的眼镜片后面闪着些捉摸不定的目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