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一个寒门或者是穷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一个可以成为上等人的机会。
只不过,这些学徒慢慢地,就开始发现了格物中奥妙。
雷电的产生。
风的产生。
四季的变化。
海水的朝潮朝落。
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可以用格物之学来解释。
数学,物理,化学。
一下子成为了格物之学中的三道伟大学说,在学徒之中所占的比列是最大的。
其中,不乏佼佼者。
这些人,用格物之道竟然种出来了高产的粮食,直接成了司农寺的官员。
还有人,用格物之道来查案。
成为了大理寺的官员。
每一个精通格物的人,好像都是世间少有的人才,一下子就让格物之学,风靡整个大唐。
五年之后。
秦奕成为了太子少师。
以他如今桃李满天下的名声,也绝对当得起太子的少师。
“老师,孤有一事不明。”
秦奕对李承乾说道:“什么不明白的?”
李承乾说道:“孤当初记得,老师说,孤在学习父皇,可是却学的不像,又说,孤其实不必要去学习父皇。
可是,孤以为,父皇乃是少有的明君,孤不学习之,又怎可为大唐太子乎?”
秦奕笑着说道:“陛下的确是一代雄主、明君,但是你可知道,陛下也是独一无二的。你没有经历过陛下所经历过的事情,自然不明白,Uw.uknshu.陛下的所喜和所想。
你就是李承乾,是陛下的皇子,是大唐的太子,是我的弟子。你不必要成为第二个陛下。
你应该成为你自己,成为李承乾,而不是陛下。”
李承乾想了一下,还是有一些不明白。
秦奕继续解释。
教导一个太子,其实并不是非常难。
其他那些大儒或者是三代元老级别的大儒李纲,其实并不太适合作为一个太子的老师。
如今的大唐,已经繁华强盛起来。
它不需要一个文韬武略的帝王。
更不需要一个什么支持哪一方,又或者是成为什么样的人的太子。
为了帮助李承乾打开视野,打开心扉。
秦奕亲自带着李承乾从长安出发,一路不行,到洛阳、到武州,看了中原百姓生活的现状。
然后又回道长安,看了东市,看了西市。
从司农寺到大理寺,从刑部到兵部。
只有让他真正的了解现在的大唐,他才明白,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学习。
这样的教导方法,竟然一下子成为了整个大唐未来教学的方式。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想要打败格物之学,想要超越秦奕,必然要先学习,然后总结。
几十年之后。
大唐真正成为了中原之最强霸主,万国来朝。
而李世民也听取了秦奕的建议,退位让贤,以太上皇的身份镇国,扶持李承乾当好皇帝。
又过十年左右,李世民因病去世。
举国哀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