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师而论道曰: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对曰:“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练气于神,知持满,时御神游于九天之外,真气从之,精神内守,故能形与神俱,知而长寿不去,动作不衰。”
又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德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师曰:“吾四十而又,尊从师下山,拾汝而归至今二二有于,汝十二,然老天师观天而行,窥探天机,为道宫收许一缕先天灵气,故天师不力,而羽化登仙,天元灵气枯竭千载,不知何因而又归来。”
师曰:“乱世将起,山海复苏,气于秋三月而归,故老天师收许那一缕先天灵气,吾将之打入汝形神,汝再配与太玄经修炼从而打开修真大门,从而在这乱世浮生中赢得一丝生存。”
师曰:“自天师羽化登仙,吾继承天师位十载,而今乱世将至,吾将这道宫天师位传至于汝,虽这道宫只有吾汝两人,然吾寄望于汝,下山后谨记老天师遗愿,抓住机缘,守住秩序,然可将这道宫复于千年前般昌盛”
乃道:“尊师命”
天师看着这位似子非子的徒弟点头笑了笑闭目,回想起二十二载那个硕黄的秋天他和老天师下山历练,在回来满是枫叶落下的山脚下看到这个被丝绸包裹着的孩子,荒原百里山上就他们一家道观,附近也没看到有人,这里又远离闹市硝烟,不得已只能将孩童养育于道宫,幸得老天师道法高深以精气神安抚这孩子不哭不闹才能在这鸟不拉屎的道宫成长起来。
而今已过二二载,前一旬年老天师偷窥天机得知灵气复苏,乱世将于后世十载后而至,然又为道宫赢得那一缕先天灵气。
他今而已过甲子年,只能将道宫发扬光大和老天师遗愿寄予这道宫唯一的传人维平。
——————
秋三月中旬,灵气慢慢涌入天元世界上空。
是夜
师曰:“这一刻终来临,汝进阵法,运于太玄经截许刚入这方天地的灵气。”
维平点头回应天师后,走至早已摆好的阵法中央磐石而坐,转而运起道宫的道藏宝典《太玄经》
维平心中默念起太玄经中练气口诀:
‘天地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神识则固。
故圣人抟精神,顺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天地之气,若天与日,失其所,则心魂不固,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刚入这天元的灵气瞬间都往维平所在法阵飘去。
维平又以神识在引气大阵的加持下捞拢天地灵气缓缓进入自己的身体,从而以灵气冲刷自己的骨质和凡体杂质。
就在灵气刚进入维平的身体,就让他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坦,转而慢慢放松心境,配合《太玄经》呼吸法门和控气法门,洗髓自己的体魄,养育自己的精神气。
维平这些年在以气修炼的道宫中早已到达炼体的巅峰,隐隐有突破到练气阶段,奈何这地球的灵气早已枯竭,也就是老天师这般天才一样的存在才能在这灵气微弱的地球到达练气阶段,在这末法时代老天师以无上算法窥得天机,从而遭到大道反噬,最终羽化登仙。
可叹大道之下皆蝼蚁,一个不小心道破碎,神陨道消。
就在这时这阵法中的天地灵气就像活了过来,凝聚成雨滴般的形状冲向阵法中心维平,维平心中大震,立即想以神识控制冲向他的灵气。
这时天师看出了维平的抵抗,立马提醒道:“用心去感悟冲向汝的天地灵气即可,不必压制,修道心自然,道法自然来”
维平心中顿时大定,即刻用心去感受灵气实质化的攻击,这时维平感受到的不是身体上的痛,而是灵魂上的一种痛,心如同被七月的小情人抛弃一样的刺痛。
人因为有了心脏才能有思想,人的思想起源于心,例如:思念,愤怒,愧疚,伤心,想做什么事都是心中决定后才去行动,大脑只是代指示身体上行动,所以灵魂最深处是心。
这就是维平灵魂深处的感受,痛而不能忘。
就在维平感受灵气冲刷灵魂疼痛时,自身的境界也是一路攀升,练气前期,练气中期,练气后期乃至练气巅峰才停下来。
从戌时到亥时,整整五个时辰维平就从炼体巅峰升到了练气巅峰,这攀升境界的速度连天师都不知道古时有没有,也不知后世有没有,但在此时此刻是完全没人能比得过自己这位唯一爱徒,道宫传承人(?(???)?优雅)。
引气大阵中灵气慢慢平伏下来,若隐若现缓缓飘向阵法中央的维平,维平以自身神识吸取这些飘逸的灵气巩固自己练气巅峰修为。
天师:“不错,不亏是吾之徒。”
“承蒙师尊和道宫仙祖护佑”维平略拍马屁。
天师抬头望着天空:“汝快些去后山感受体内真气,熟知已身,然以气练术而后旬日再炼化这先天灵气,师也去感受这天地的反哺”
——————
丑时后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