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东正中学,怀诚看见许多自行车在校门口两侧的路边随意的摆放着,就见缝插针找了个地儿,停放好自己的车子,上了锁,把车钥匙放进裤兜里,又在外面摁摁,然后就大步流星的进了校门。
进校门迎面所见是一个圆圆的大水池子,水池里堆了造型奇特的山石,弄得峰陡崖峭的就来了势,怀诚站在水池边细细地看那假山,见池水绿莹莹的,里面游动着不少小红金鱼,尾巴很欢势的摇摆着,倒也自由自在。贴着水面矗立起一座小亭,亭中一头顶蓑笠手持鱼竿儿的老翁似在默默垂钓。由亭往上直达山腰,刀斧凿斫的山路崎岖蜿蜒,石级清晰可辨,山腰往上无路可通,于悬崖峭壁间藤蔓牵缠,更有石缝间风运树种发芽滋长的山树,似翘首远望的樵客。山峰共有五座,一座更比一座高耸,山峰之间有横出的石梁相通,最高的山峰壁见四个小字:无限风光。
其实怀诚不知道,当初弄这座假山石学校是有深意的,水面垂钓,其波不扬暗喻了学校是一个聚集精神做事儿的安静环境,学生应该踏踏实实地学习方不辜负这大好环境。山路崎岖喻学途艰难,越是向上登攀越是需要开拓进取的精神,当事业有成之时,也就是到达峰顶之日,这个时候自然就会领略到无限风光的旖旎奇美。怀诚看着这假山石,总感觉心有所悟,但真正明白了什么,却又说不清楚。于是绕过假山继续沿着甬路往前走。甬路笔直通向教学区,路两旁栽了梧桐树,合抱的树身显示着学校的历史,此时正值盛夏,树木枝繁叶茂,遮蔽了强烈的阳光,只于叶缝间筛落斑驳的日影。走在这样的路上,怀诚心情自然格外敞亮。
怀诚不知不觉得就来到第一排教室前,看见墙上张贴了十张大红纸,上面写满了名字,他知道这就是新生的分班名单了,他就凑到第一张那里去看,见上面第一行写着:东正中学八五级一班学生名单,紧接着一行是班主任的名字,再下面就是学生的名字,共分了三趟儿一趟十八个共五十四名同学,自己的名字赫然醒目就在第一趟儿的第一个,占据了显眼的位置,他发自内心的高兴,知道自己的成绩就算是在东正中学也是高分的。
但怀诚并不满意,这并不是说他对自己不满意,自己的成绩在一班应该是最高的,如果按成绩平均分班,那自己的成绩就算是在全校也是最高的呀,他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让怀诚不满意的是在一班的名单里并没有看到玉秀的名字,他紧张地一张张的往后看,二班没有,三班没有,四班五班也没有。他心里在说,完了,这回可真完了,玉秀不能来东正中学,那自己一个人在这里上还有什么劲头儿呢?什么好老师,什么好环境,这一切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呢?那都是人家别人的。
怀诚一张张找完了所有的名单也没有找到玉秀的名字,他大脑里一片空白,自己仿佛置身于荒原之上,四顾茫茫,孤独寂寞象一根根绳索缠绕在他的周围,让他倍感压抑,总觉得喘不来气似的憋闷。自己又仿佛是在山路上奔走的夜行人,四周没有虫叫,没有蛙鸣,更别说是有灯光了,万籁俱寂,自己一个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啊走啊,心里感到无助的悲哀,感到了对失去希望的恐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