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 剖析(上)
宋己道抑扬顿挫地读一份曾国藩的奏折……苏浙两省群贼纵横,安危利钝系于巡抚一人。 M王有龄久受客兵挟制,难期振作,欲择接任之人,自以左宗棠最为相宜。惟此时杭州被困,必须王有龄坚守于内,左宗棠救援于外。俟事势稍定,乃可更动。至江苏巡抚一缺,目前实无手握重兵之人可胜此任,查有臣营统带淮扬水师之福建延建邵遗缺,道员李鸿章劲气内敛,才大心细,若蒙圣恩将该员擢署江苏巡抚,臣再拨给陆军,便可驰赴下游,保卫一方……
龙邵文听后说:曾国潘极会办事,到处在重要岗位安插自己人,前几天先生给我讲的另一份奏折,曾国藩就保举了一个叫塔齐布的满人当了大官,说什么塔奇布奋勇耐劳,深得民心,还说他将来如果打仗不力,甘愿同他一起受罚。刚才你念的奏折上,他又对朝廷夸奖了左宗棠,保举了李鸿章……这个曾国藩可不简单,都快把清廷变成自己的衙门了,到处安排嫡系。
宋己道说:曾文正一生保举过的何止是这三人,经他推荐当官的人多不胜数。李鸿章、左宗棠二人,不过是比较知名一些。最关键的是曾国藩能“识于人未发迹之时”,这是曾国藩比别人更高明的地方。人未发迹时,更少功名成分,即使有,要价也不会很高,与其交友成本低廉,最为可贵的是,这时候交出来的朋友感情真实,丝毫没有多少利益的牵扯,如果没有极特殊因素的影响,与这样朋友的感情,终身都不会改变。
龙邵文点点头,“就如同我和叶生秋、朱鼎发他们哥几个的关系一样,不论到什么时候,首先都顾念兄弟情深。后来交的朋友可就难说了,彼此之间都是利益大于情感。宋先生,我多少能理解一些蒋介石为什么爱读曾国藩了,他这是在学曾国藩的交友术啊!前段时间他回上海,不但亲自去黄公馆拜见了黄老板,还把我叫过去,交代了一桩重要的事情让我去替他办,对我是一点都没隐瞒,丝毫也没有因为我的瘪三出身而低看我一眼,只这点,就足以让我在为他办事时,尽心尽力了。
宋己道笑着说:这点与曾国藩不同,曾国藩虽也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但注重交友的品味。他把择友作为人生第一要义,为自己提出了“深交之人,宁缺毋滥”、“择友如同求师”等交友原则,换做是曾国藩,他就肯定不会结交咱们这些帮会、绿林好汉这类的人物。
龙邵文“嗯!”声,“蒋介石这手比曾国藩高明,出于曾而又胜于曾,真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胜于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