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古井无波,为从来烈妇贞媛,别开生面;千余岁寒窑向日,看此处曲江流水,想见冰心!”
“啪!”惊堂木响。
“列位,话说那薛平贵,是孑身步行,日夜兼程,不眠不休的赶到了王宝钏苦守十八载的苦寒窑……”
说话那人,且看他口若悬河,衣上有风尘,却原来是一位江湖说书人。
巷子口的老老少少围得道路水泄不通。薛平贵与王宝钏的故事,大家多在半导体中听过,算得上耳熟能详。但今儿个难得有一个流浪的说书先生来此,一场live现场版,多少还是有些激动人心。
毕竟,这年头一个活生生的说书先生,可真不好找。
众人聚精会神的听着,故事正进行了到了王宝钏和薛平贵即将寒窑相会的时候,可以说的上是扣人心弦,激动人心。
戏传唐懿宗时期朝中宰相王允的女儿,不顾父母之言,下嫁贫困的薛平贵为妻。被父母赶出家门,薛平贵入伍后,王宝钏独自一人在寒窑中苦度18年。后来薛平贵成为朝廷功臣,将王宝钏接入府中,夫妻团聚。
然而就在这时候,说书人忽然停了下来,捻着自己的胡子,笑而不语。
故事内容大家都知道,可是……很着急啊!
“快说呀!接下来呢?”
“您倒是别停啊!我们这正跟着着急呢!”
听众们急得抓耳挠腮,连连催问。那说书人却不紧不慢,干咳一声,晃了晃自己的搪瓷缸子,做作的道:“哎呀!说了这么些时候~咳咳,口干!”
孩子们还一头雾水,只知道干着急。大人们倒是会意,知道,这是到了付费部分。
有给说书人递烟的,讨好道:“您抽根儿烟,歇歇嗓子!”
有性子急的,直接将自己被子里的茶水一股脑的倒进说书人的搪瓷缸子里,催促道:“来吧老哥哥,干了这杯茶,赶紧接着讲!”
说书人抽着烟,略带嫌弃的看着这缸子茶水,吐着烟圈儿,不说话。
看这模样,不来点儿实际的“表示”,多半儿就断更太监了。
看热闹的人群中,有一对年轻的情侣,时髦的t恤衫和工装裤,和周围人蓝色灰色的工装格格不入,一看就不是什么正经小年轻。
“薛平贵?薛平贵不是和柳英环两口子吗?怎么又和王宝钏凑一对儿了?”那少女眯着眼睛,看起来很是费解。
“亏你还是中文系的高材生,这都不知道?”那年轻男人笑着,微微摇头:“你说的是薛仁贵,他这评书里,讲的是薛平贵!”
少女一脸懵逼:“有何不同?”
“据说,很久之前的某年某月,晋州一位富户为母祝寿,请戏班子唱《汾河湾》等戏。《汾河湾》所讲的,就是薛仁贵和柳英环的戏剧故事。宾客散后,富户之母问戏班子薛仁贵和柳英环最后的结局,戏班班主说,据师祖相传,薛仁贵因军务在身不敢久留,数日后又别妻回到军中。柳英环常年来生活困苦,疾病缠身,又加之思夫心切,便病逝寒窑。富母听后悒悒不乐,恹恹成病。富子到处求医,百药无效。最后当地有一名医闻知根由,便说:“心病还需心药医。”于是,富子悬巨赏征求薛仁贵团圆的剧本。某文人杜撰了一位“薛平贵”,剧名《王宝钏》。戏曲情节大同小异,只是为迎合富母心态,薛平贵登上了西凉国的王位,王宝钏成了正宫皇后,夫贵妻荣。戏演出后,富母大喜,病也不治而愈。从此,舞台上便有现了“两薛”并存的戏曲。经过多年的演化,版本很多,比较广泛的是,唐懿宗时期朝中宰相王允的女儿,不顾父母之言,下嫁贫困的薛平贵为妻。被父母赶出家门,薛平贵入伍后,王宝钏独自一人在寒窑中苦度18年。后来薛平贵成为朝廷功臣,将王宝钏接入府中,夫妻团聚。”
年轻人讲得头头是道,不光少女,周围的一帮大老粗也尽皆为之叹服。
一个老大爷看这后生面生,又谈吐不凡,可不像这镇子里出来的人物,便好奇的问道:“后生,我看你不像这里的人,敢问尊姓大名啊?”
“老爷子客气了。”年轻人笑笑,点头致意:“尊姓大名不敢当,宋美人。”
在这个“建华”“建国”“志强”“志刚”大行其道的年代,以“美人”为名,可当真不同寻常。
老大爷颇为赞叹,知道这年轻人多半儿是什么干部子弟,便不再追问,好奇的看着旁边的少女,又问道:“那这闺女是?”
少女腼腆的笑着,正要自我介绍,却被宋美人抢白道:“我媳妇儿,叶池。”
一众大汉皆投来艳羡的眼光,暗恨这小白脸艳福不浅。
叶池羞红了脸,狠狠的在宋美人脚上踩了一脚,却也没有反驳。
羞死个人了!
这边众人聊着,人群的前方,众人却仍旧和那说书先生纠缠着。
说书人吊着眼,面露愠色一根儿烟已经烧了一多半儿。
这群盲流,一点儿不尊重知识产权!自己明示暗示了半天,却是半个钢蹦儿不舍得掏出来!什么年代了,不订阅也不打赏,这不白嫖嘛!
这边局势僵持着,人群里,叶池则好奇的催促着宋美人,追问道:“那薛平贵不是到了寒窑吗?后来呢?两人怎么样了?”
“想知道?”宋美人笑笑,没有回答,而是径直走向前,推开人群,挤到了说书人面前。
说书人正低下头捻烟头,一抬起头来,却正看见一张黑油亮的百元大钞,当即眼睛发直,伸手就要去抓这张钞票。
这一抓,却抓了个空。
宋美人举起手中的钞票,仗着身高优势,居高临下的看着说书人。笑而不语。
说书人看着那张年轻的脸,原本的愠色在几秒之后一扫而光,面色惨白,咽着唾沫,挤出个谄媚的笑脸。
二人就这么对视着。
说书人脚边的编织袋忽然鼓了起来,接着从袋子口窜出一个毛茸茸的小东西,逃窜向远处。
宋美人眼疾手快,眨眼间便抓到了那小家伙的尾巴,拎在手里看着,微微一笑。
这是只毛茸茸的小猕猴,被宋美人倒提着拎在空中,急得抓耳挠腮,吱吱吱叫唤。
看客们也吃了一惊,找不到这说书的,还兼职耍猴!
宋美人手上微微一用力,那猴子瞬间老实下来,不再挣扎,乖巧的挂着。
“有点儿意思。”宋美人笑笑,将这小猴儿打量了一番,好奇的问道:“介猴卖吗?”
说书人谄媚的笑着,结结巴巴的说着:“不好意思少爷,介猴不卖,拍照五块。”
围观群众们倒吸一口凉气――拍照五块!这也太黑心了!
宋美人点点头,也不逼迫,将那猴子丢进说书人怀里,又递过去那张一百块钱,笑道:“继续讲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