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化十一年八月三日,天京城内实行礼典令,街上各处污秽尽扫,家家户户门前悬挂彩绫红绸,万民沐浴更衣以示对龙祖敬重。
一大早齐项就收拾打扮好,驾车马与黄家二位朝廷命官前往皇宫。一支浩荡的祭祀队伍已在皇宫城门前集结,前方的骏马仪仗高举着蒲扇笙旗,方部祭师领着守台童子以及各类参典人员跟随在后,齐项还在队伍中见到了龙歧卯,他正面带傲气,一副不屑与身边常人为伍的模样;队伍中央,一辆巨大的开敞车轿上坐着帝王龙焉与当朝二位国师,还有几名墨龙氏贵族,他们身穿华丽繁琐的袆衣与冠帽,与平日相比模样更是隆重端庄;数千宫仆抬着各类蔬果鱼肉,香火礼花等祭祀用品组成队伍的第三节,其中有推车运着一个庞大的木盒,里面装着那用作祭品的招僮之尸;队伍最后,数千武装京师阵列随行,一身兵器兽铠在这支祭祀队伍中显得突兀。
户部黄家父子二人与齐项在行官处领了祭牌,朝高轿上的龙焉叩礼后也加入到队伍当中。待人员物资尽数即位后,龙焉便下令向城郊祭坛行进。浩浩荡荡的队伍行至京城各处,引得周遭百姓纷纷顶礼膜拜。
约一个时辰后,祭祀队伍抵至祭祖天坛。由于各方龙王势力借住与天坛不远的行宫,所以已是早早在祭坛等候队伍到来。这祭祖天坛十分宽阔,整体似八卦镜般以汉地浮石所建,外围常人跪席等分五处,中心高建圆形祭坛,坛边五座石梯与底下五处跪席相应,祭坛石面上有五类龙氏雕刻与各式咒文,虽是年代久远,但依然感受到那刻像威武之气,坛外筑起丈高石墙,墙上祥云瑞兽等浮雕与石材的特殊性,让内部祭坛中央之声音能清晰传至四方,如此令人奇异之建筑,不禁让人感叹当年工匠技艺之灵巧。
齐项跟随黄侍郎身边,与一众常人按照势力设好矮桌,分席而坐。齐项左右瞧了两眼,左边是坐着宁原王麾下人马,其中有一名头捋红发,身形魁梧的黄皮大汉格外引人注目,看他模样似乎是境外异族人种,在他身边,一名衣着不凡的浓眉白须老者端坐着与旁人低声交谈,从外形以及身旁将士的态度可以看出这二人身份应是贵重。纵观各方势力皆是备有能人以应变乱,反观齐项此处坐席,除了户部尚书与侍郎二人为常人身份在此跪坐,剩余五部因其龙氏或旁系血脉,都上了中央天坛参典,剩下的便是京师禁卫统领数人与南境过来的几位将士及其数十随从,而那数千京师禁卫,此时正在坛外守着。
由于攘东蟠龙一脉还未到场,坐席还空有一处。四支龙氏准备就绪,决定巳时还不见蟠龙支系行伍就另行安排,先开始祭祀。
盛夏的天气甚是炎热,中央祭坛处的贵族们撑起纸伞,在方士的法术下享受着阴凉,只是苦了坐席下的各方常人,虽是竖起了风旗吹送凉风,但还是架不住额上冒汗。一个时辰后终于撑到了巳时,祭师请示龙焉,决定不再等候。
几名祭师在祭台上摆满贡品,燃起了香火,身体开始一系列动作。那方形巨盒被运至祭坛中央,顶盖打开后,里面的冰霜中包裹着招僮死尸,那庞大的身躯与奇异的外形引得满座侧目,众人皆是惊叹。一名祭师端着一个铜盆,从各方龙王处取来血液,又调出坐下方候各一人与龙焉身旁二国师之一,在祭坛中开设灵台,灵台旁有各方族人,正手持兵器捏印站在身旁。齐项询问黄侍郎后得知,原来是品阶上等,法术强盛者都习惯在开台施法时留有一人做镇台金刚,以应各种变状。说到这里,齐项又想起那时龙歧卯至怀德县剿兽潮,身边并无镇台金刚,心中对龙歧卯的定位又精准了几分。
由于距离甚远,齐项只是看见祭坛上的方士一同念着什么咒语,接着台上祭师便沉声喊道:“祖生五龙,脉传社稷;九载一拜,天下朝礼!座下龙孙皆叩,常人皆伏!”
声音在天坛内荡开,黄侍郎低声让齐项随他一起伏拜。
“且慢!”
此时,祭坛外传来一道声音郎朗传来。众人往声源望去,一名青年带着众人赶入天坛,他身穿一袭青灰奢华祭服,模样魁梧轩昂,英姿勃发,额上短翘犄角显示出他龙人的身份;在他身旁,一名婀娜女郎缓步跟随,三千青丝束笄以步摇,头顶凤钗之下,一对粉嫩犄角饰挂缕缕连珠,面容肌肤冰洁如玉,一双美目似繁星烁动,灵巧秀鼻下红唇如脂,身上祭服虽然繁琐,却掩盖不住那妙曼身姿,她玉手轻提裙摆,步履盈盈穿过,另一旁观者心生燥热。
黄侍郎见状,心中暗喜低声与齐项解释那为首龙人便是攘东王龙煜,身侧那位是其长姐龙灵知。
“蟠龙氏族迟缓赶来,祖先宽恕!”
随从常人底下就席而坐,为首男子领着族人上到祭坛,对祭坛台中龙碑叩拜道。祭坛上众人面色各异,却只是说出几句客套。
“龙煜兄此番为何事拖延,又无信件传来,可让我们好等啊!”西王龙尹问道,结盟一计又浮上心头。
为首的龙人,攘东王龙煜只是冷笑,挥手让身边三弟龙斋,四弟龙逸呈上两个锦盒,在众人面前打开。顶盖一掀,一股血腥便弥漫而出,众人好奇向盒中望去,盒子里竟各装着一个人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