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的宅子一直空着,简单收拾了一下,打扫了卫生便可入住。只不过有些日子没有人,显得有些萧瑟空荡。
陆寅在衙门里头任文书十几年,这点人头人情还是有的,在跟门房寒暄了几句,打点了十几文钱便是顺利得到通禀被引着往衙门后院知州大人府邸进去了。
这礼单是早就由管家递进去了,知州刚好没事在家呢,便是在偏厅会见了陆寅跟他儿子。
陆永安按照规矩磕头行礼见过父母官大老爷,这位知州叶文静是永乐十六年进士,这不过四五年的光景便被派到州里任一把手,想来这后台也是硬邦邦的。这信阳州是个散州,比州低但又比县高,这知州是个从六品的文官。不过是主政一方,也算是不低的品级了。
陆寅很恭敬的道:“知州大人,晚生陆寅带犬子拜见父母老爷。”
“嗯,本官晓得你,前些日子令子受苦了。”叶文静还算是好脸色跟着寒暄了一句。他看了几眼陆永安,估摸着就是来参加县试的。
“是学生孟浪了,当时担忧劣子以至于此,以后万万不会!”陆寅恭敬的弯腰谢罪。
陆永安心里很不忿,尼玛的老子被打的半死,现在搞得还跟罪人一样,只不过这不得不低头啊,自己一个落魄秀才家庭出身,唉。
“过去了便过去了,以后好生些吧。令子可是要来参加县试?”叶文静也就没在纠葛,想起来虽然看着陆寅顶撞上官不爽,不过想过去要是没有这个愣头青,自己也没这么便当谋得这知州的位置。要是分到县里正七品县令这还得蹉跎几年啊。
“回知州大人,劣子本在县学就读,上次事故之后在家反省,这性子倒是老实厚道不少,学业也算凑合,几日便是县试,还请知州大人照拂。”陆寅说完又再次下跪拜谢。
见着父亲下跪,陆永安不甘心也不得不下跪恳请。
“起来吧,听同僚也说了,你在文书上做了十几年也算是勤勉,想来再熬个几年任个主薄也是好的,可惜了。这事本官知道了,教谕那边你也去走动走动。”叶文静说完又扫了两眼陆永安,见着小子风姿尚可,又有个秀才的老爹,估计差不多吧。便是端起茶杯佯装喝茶,这就是撵人的意思了。
陆寅忙带着儿子告辞:“值周大人公务繁忙,学生便不打扰。”
尼玛的,十几两银子就换回来一句知道了,连个座都没有,更别说上茶了。陆永安脸色不好。陆寅倒是轻快许多,对儿子道:“这叶大人想来是答应了,估摸着你差不多的卷子便是能取上童生。”
这几日待考,便是呆在县城里,陆永安倒也没有四处乱逛,而是在家在父亲的指导下再次温故经书。这县试说是五场,不过第一场是正试,要是过了后面的初试和复试便是可以不参加了。最后有个知州大人的面试便是过关。过一个月去府里参加府试即可。
县试是一道八股时文,和贴诗一首。范围自然是四书五经了。
八股文就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其体源于宋元的经义,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一六《试文格式》谓其定型于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以后,至清光绪末年始废。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宋代朱熹《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说”。参阅《明史·选举志二》,示例:清·阮元《四书文话》、梁章钜《制义丛话》。《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四书五经陆永安在父亲的讲解下滚瓜乱熟,这毕竟多了几百年历史,就跟你上完大学,虽然说是混了4年,但是转过来让你去高中科目便是会觉得简单的一米。这就是时间和见识的力量。这多了几百年的见识,参加过高考的陆永安心里倒是一点也不紧张,不求出彩,只要顺当按照规定过关即可。这枪打出头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考前一日,陆寅带着儿子去熟悉考场。之间在县衙隔壁一处偌大的空地,搭建了棚子。这信阳州是散州,又偏僻,这财政匮乏,跟江南大小不一各色书院林立不同,根本没有固定的居所供考试使用,只是临时搭建窝棚。
还算好,这日子虽说寒冷,但是瞅着不像要下雨的样子。陆寅一边指点一边交待考试进场入场考试出场等规矩。
瞅着棚子里面有高低不一的各色板凳桌椅,这还算好,要是没这么玩意还得自带。
次日一早,陆寅便带着儿子来参考了。衙役分两排立在考棚外面,考生依次入内,再就是有人搜查是否夹带。不过这不过是个县试,搜查的也是明面上而已,毕竟本乡本土的,读书人家庭多少在县里也是有几分面子的。
陆寅望着已经入场的儿子,这神情倒是颇有些紧张。自己这辈子是无望科举了,潦倒了十几年,现在儿子长大了。望子成龙这是天下父母心啊。
这一场考试就是一天,现在天才刚刚擦亮。陆永安包裹在衙役跟前打开,里面两张饼,笔墨若干。衙役也没怎么搜身,翻检了一二便让进去了。
待到小半个时辰后,考棚便是关闭了。
之间的一处不高的台面上,知州叶大人还有教育李怀生等人站在上面,知州大人穿着从六品的官府,无非是先宣讲一下孔孟、再赞颂一下皇上,然后宣布考试场次,严肃考场纪律而已,说完便下去了,估计回去睡个回笼觉吧。
这座位都是安排好的,陆永安寻着一会便是找到自己位置。
这考棚人不少,四下望了两下,虽说一年多不见,还是寻着三五个以前县学的同窗,陆永安微笑点头算是招呼了。
接着开始研磨。这时候便有训导开始发答题纸了。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考场里面都安静下来,这时候天也大亮了。
教谕李怀生便是拆开密封的卷纸,从里面拿出来考题开始分发下来。这信阳州不大,考试的人数也有100多人。这果然还是读书高啊.
陆永安一看题目,君子不重则不威,学而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这是出自论语-学而里面的。
这题目着实不难,简单说就是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使学习,所学也不会巩固。要以忠实和诚信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了错误就不怕改正。
陆永安仔细回忆和构思着,这题目简单,作一篇简单的八股文也不难,即便是不出彩只要各式严格便是可以。只不过看着这一百多个考生,自己又没什么后台,看来还是得写的出色一些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