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永安现在家里还是宋嫂帮着煮饭,陆凤儿也没再念书了,跟着朱氏学习针线,顺带算是照顾着家里。知州大人家里清贫啊,连个下人都没有。
陆永安也准备买两个丫鬟下人,现在就一个跟班田二,着实有些不像话啊!
这明朝还是很限制生死契的奴隶的,一般的丫鬟跟下人家丁都是签约合同制的,不过这年数长了点罢了。
也有人市,不过大多是荒年灾年的时候比较多,平日里也不多见。陆永安让陆寅帮着去外头寻良家雇佣两个丫鬟,这家里头连个端茶送水的都没有。有时候同僚来拜访,着实是有些丢面子。
月钱开的不低,一个月1两5钱,年纪要13-15只见,再大了别人也不愿意来当丫鬟了,基本上就出嫁了。护院没从外头找,而是从庄户里请了几个亲族过来,六叔也来了,玻璃作坊现在上了正轨,交给族里头打理。六叔练过拳脚,年纪也不大,反而是愿意到城里来,按照他的话说,这侄子当了知州老爷,自己虽然不识得几个字,这手上有两下子也是来帮衬一二。
这家里也定了规矩,六叔是护院头目,负责衙门后宅的安全,还有出行的车马护卫,包括这门守传话。
这家里的管家则是田二的老爹老田。老田在听说之前的那个陆永安举人当了知州大人,自己家里的田二跟这大人随行,当下啥也没说,贱卖了宅子便是带着老婆和大儿子辞了账房过来投奔了。
刚好陆永安便是安排他当了管家,顺便帮忙打理着作坊和造纸厂的账户审核工作。他老婆则在家里帮着烧水做饭买菜什么的。现在这老田也算是信阳州一号人物了。知州大人家里的管家,这出门别人也都是恭敬的很!老田多年账房,见识也算广泛,这接人待物倒也还顺畅,干得不错。
等着几个良民家里送来的女子挑选了2个模样周正的留下做了丫鬟,这家里头算是全活了。
几个护院家丁,两个丫鬟,出门一个跟班一个保镖,家里有还有买菜做饭的,还有个管家。剩下几个产业,就是没有田地。陆寅跟朱氏提了好几次,说是现在手上有点积蓄,可以买点田地,这土地是不动产可以传子孙等等,陆永安倒是无所谓,因为现在刚起步发展,用钱的地方多,便是没同意。
随着茶场、造纸作坊、玻璃作坊的扩建,城里头现在很多人已经知道了不仅仅是种田,做工一样可以养家了。城里头明显的外来的商户多了很多,由于农庄的推广,带来大量的生产资料的购买,还有的是往来买卖纸张、茶叶和玻璃、镜子的。
陆永安开始着手对城里进行规划了,现在城里流动人口多了些,显得乱糟糟的。
陆永安在城里晃荡了几天后,初步规划了一下,按照原有雏形,划定了两块区域。东边是东市,主要是各色商铺交易,包括客栈酒楼什么的。西市主要是牛马行鸡鸭鱼肉、屠宰场、菜场。并且巡检司现在不仅仅是稽查巡检了,还包括城里头卫生监督和市场管理。严禁欺行霸市乱扔乱放。
在城里修建了20多个公共厕所,兴建了3个公共浴室。这提高百姓卫生水平,改善百姓生活质量也是好事嘛。
除原来已经被占用的商铺住宅外,在规划的商业区域里头,不少空地没人买,陆永安便安排了统一修建成房屋,前头是商铺,后头是住宅,还带有仓库的。这建设费也是一笔不小的银子,钱是从银行里头贷款来的,以这些房屋的地契和商铺收入做抵押。
这十几万的县城,这以前的生意也就那么样,偌大的城里头也就几小块区域是热闹的,知州大人大张旗鼓的规划这么多这么宽的面积说是什么商业区,很多人都嗤之以鼻。陆永安让父亲出面购买了20间,现在定价不贵,100两一套。2000两银子陆永安还是有的。王金发不知道算是投桃报李,怕陆永安搞的这商业区大开发冷场,也斥资1000两买了10套。这衙门里头各位大人,张浩然咬牙也买了5间,其余的都是1间2间的意思一下。
陆永安看着大家卖好似的跟自己提起来买了几间这所谓的商铺。陆永安心里苦的好笑,等着发展起来,这宅子瞧好吧,没有500两问都别问!现在趁着便宜买那是给你们送钱呢!
不过现在看这100两都是赔钱的。这已经是八月初了,马上就是中秋节。这城里头商业区东西市场都已经建设完成了。除了原来聚集的那些商铺外,新建的商业区和街道空挡无比,没有一个人往来。陆永安倒是不着急,这才哪更哪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