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还有两章,谢谢支持****************************************************************
这一曲可不是看在胡祭酒的面子,说起来三月间陆永安从府里述职回来没几日,这御书房永乐大帝的案头便呈上锦衣卫密探的奏折。里头说了些信阳州的事,重点是陆永安的行踪还有其与胡家长女胡琰的私定终身的事。
这皇帝看得上眼的官员家里哪有没有安排锦衣卫的,即便是大臣们知道了,也得装着不知道,甚至还有些时不时还得不着痕迹的透露些情况给他。
朱棣见着奏折,看着上头的统计数据,这信阳州一个散州居然在自己这个外孙手里打理的不错,抚农重商,兴办作坊,往来商户如织。州库日渐丰盈,百姓安居乐业。尤其是商税,居然月突破3000两!
这天下虽大百姓繁多,可是开支也大啊。作为一国之主也是疲惫不堪。这夏粮、秋粮岁入三千多万石,看着随多可是不禁用啊。板着指头,地方存留粮约一千万石,其中八百万石作宗室禄米,其余为地方府衙开支,80%用来养活越来越多的朱家子孙;每年起运粮中四百万石折金花银一百万两,少部分作军官傣禄,归宫廷消费。每年槽粮四百万石,供京军、蓟州驻军和中央各衙门官僚消费,养官为大头;白粮十七万石,供内宫消费;南京岁费粮一百万石左右,“九边”岁费军粮三百万石至八百万石。上述几项支出约二千三百万石至二千八百万石。这余下来的不过两三百万石,折银子不过一两百万两。
这太仓银库岁入不过一百多万两,各州县的商税百十两居多,有些甚至只有几两银子!这太仓银库可不仅仅是各地商税,包括种类繁多:派剩麦米折银、丝绵、税丝、农桑绢折银、绵布、苎布折银、府部等衙门禄俸米折银、马草折银、京5草场、各马房仓麦豆草折银、各盐运司并各提举司余盐、盐课、盐税等银、黄白腊折银、备边并新增地亩银、崇文门宣课分司约解商税正余银、张家湾宣课司约解商税正余银、泰山香税银、赃罚银、商税、鱼课、富户、历日、民壮、弓兵,并屯折、改折、月粮等项银,还包括七大钞关征银!
朱棣不禁在心里盘算了下,这天下两京十三省,近九百个县。如果都能达到信阳州这样,一年商税不算多就3万两,那可是2700万两啊!这光商税都超过整个粮税和十几项太仓银库税收!
这信阳州不过才在外孙手里头一年半的辰光!看来不是自己不用功,而是下头当官的太笨啊。居然连个15岁的孩子都比不上!
朱棣对于胡家算是清楚,这祭酒胡大人学问深厚,博古通今而且上是天文下知地理,这又是官宦人家,这胡家的嫡女嫁给自己外孙倒也马马虎虎算是高攀的上。如是便有了胡胜安这番子事情了。
信阳州,知州公房。
“大人,今时这码头商铺一间已经高达400两售价,城内商业区铺子也达到250到300两,这势头简直是出乎想象啊!”张浩然眉飞色舞的说道。
其余几个官员除了蔺生义外都喜笑颜开又是叹息不已,喜的是这几位手上多少都有几间铺子,叹息的是为啥当时不咬牙多置办几间啊,这转手便是好几倍的利啊!
这商业区里的铺子一日红火一日,之前陆永安开发的时候,在城里还是偏僻无人问津的,当时陆永安自己买了20间,其余的都是大家好着上官的面子1间几间的烘托一下而已,哪里想得到这才多少日子便如此高涨。
蔺生义心里惋惜,为啥自己来晚了啊,千把两银子便是没有了,只能干看着。
“诸位,这州里越发兴盛是好事,诸位也都是立了大功劳的。这商业铺子嘛,我便是开个口子,这在册的官员每人还是100两银子准许购置2间!”陆永安说道。
“啊,感谢大人关照啊!”大家一听这不是凭白送银子嘛,忙称谢道。
蔺生义瞅着陆永安望着自己,心里顿时一阵感激,这大人知道自己啊,这莫不是为了给我两间,不得已给大家都有啊。这心里头的感激之情不予言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