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自如的柳体入木三分,马卡洛夫转动着敏感的电子笔尖: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
一切的后悔都是没有实际意义的yy而已。在灵魂中觉醒得最快,并开始讲话和下命令的那一类感情,决定了价值的基本等级次序,并最终决定想要东西的清单。对价值的看法,某种程度上会暴露该人的灵魂结构,其生活状况和内在需要也会因此显现——这才叫做《在阴影中向太阳奔跑》。
不知道怎么联想的,马卡洛夫想到了“冲动”一词,这个词是魔鬼的化身,万事三思而后行。但一个人最初的反应是不是就真实的反应一个人的内外品质呢?回答问题时的不假思索?遇到意外时的第一反应?真的就这样决定一切吗?
比如打个比方,因为一些小矛盾,平常玩的很好的两个人决定开始不理对方了,删除了彼此的好友以后,也许觉得并不能满足冷战体现的火花。其中一个人把里面还有彼此的群也解散了,因为身为群主的她有权利让自己在这场战争中,再胜一局。
看似很无厘头的一件事,她真的做了,没有考虑其它群成员的想法。然后忽略了群里了所包含的很多重要资料,很快另一群被拉开,活跃程度可想而知。
当然,很多人还是只能怪自己,为什么不去下载保存。
我想冷静下来的她,可能会后悔。不仅仅是和朋友的冷战,还夹杂着愧疚,也可能只会成为自己饭后的谈资而已。但是不管结果怎样,很多事情做了就是做了,我们没有办法改变。
与其后悔,不如学会克制自己,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在灵魂中觉醒最快的那类感情,希望是理智,而不是冲动。
错误总会发生,但要学会如何控制好这种让一时情绪控制的大脑。
或许用上面的话来形容和理解冲动并不是太合适,但是一段流传很广的文字,除了家喻户晓的作者本身所表达的情感和意思,还包含给读者的无限遐想和收获吧。
很多事情我们无法改变,除了独自懊恼,不如尽力的去弥补,同时找出自身的原因,做更好的自己,仅此而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