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二姐娘家也在白水县,一个名叫张家岭的地方,与大李庄不属于同一个镇子。张家岭背靠大山,是个小山村,村前不远有个马河水库,水库兼顾灌溉和县城饮用水供水功能。张家岭距离大李庄约有50公里,骑自行车需要大概需要2个小时。
在20世纪80年代走亲访友是不大容易的。一般是早上从家里出发,接近中午刚好到亲戚朋友家。亲朋好友准备好午饭,下午1点可以一起吃饭。比较远的亲戚,一般还要在亲朋好友家住一晚,第二天吃完早饭再启程回家。一般家庭都是自行车,最好的人家才有机动三轮车,有小轿车的那是凤毛麟角。张二姐爹妈及亲戚从张家岭吃完早饭8点钟准时从家里出发,由于人多,东西也多,花了2个多小时才到。
大约上午10点半左右,张二姐娘家人到了。来了前后有8辆自行车,有男有女一大群人,有的自行车的前梁和后座上放着东西,有的自行车后座坐着人,前面横梁上放着东西。车把上也都挂着篮子,篮子里面放着满满的东西,坐着车后面的人手里也拿着东西。再后面不远地方还有一个三轮自行车,三轮车上满满的放着布匹、粮油等生活用品。浩浩荡荡就奔魏老二家来了。
一群人还没到家门口时,就有在村西口等着的亲朋好友的跑来告诉魏老二,孩子姥爷姥姥家来人了,眼看着快到家门口了。魏老二一听到就抓紧喊着魏支书,几位叔伯到家门口去迎接张二姐娘家人。
“爹,娘,你们来的这么快,路上没耽搁不?一定累坏了吧。车子给我,你们快快到家喝茶歇着。”魏老二老远就朝自己岳父岳母快步走去,并关心地说到。
“一路还算顺,就是中途有自行车车胎没气了,找了地方给轮胎充气多花了点时间。”魏老二的岳母刘大娘回答到。魏老二的岳母,个头不高,大概1米5不到;岳飞张泰高高瘦瘦的,大概身高1米7,人比较憨厚老实,平时话也不多。张家大哥当兵不在家,只有张家大嫂和闺女来了,张二姐大嫂娘家也姓魏,张家岭人都喊她魏大嫂。魏大嫂,个子不高,比较清秀,人看着聪明伶俐。
张二姐的两个弟弟,一个15岁,一个12岁,都还在上学。再后面就是张二姐的几个叔伯、大娘(鲁西南称呼伯母为大娘)、婶子、嫂子的十几口人。张二姐的三妹,由于也怀着孩子快生了,所以没有来送朱米,但是也托人送来了小孩吃的东西和穿的衣服。
魏老二,接过岳父手里的自行车,其他门里的叔伯兄弟接过其他人的自行车,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往家来。
张老爹和刘大娘等人到了院子里面,看到送朱米宴席都已准备好,就一边和认识的魏姓亲戚打着招呼,一边往屋里来。张老爹和刘大娘进屋后先见过张二姐的婆婆李老太,亲家两边先互相道喜。
“他婶子,你好呀,好久没见了,身体还好啊。”张老爹问到。
“挺好的,他叔和婶子,身体也挺好的啊。”李老太高兴地回答到。
“你添了孙子,我们添了外孙,多高兴的事呀。”张老爹满脸含笑地说到。
“是的呢,你快去看看小孩吧。”李老太一脸高兴的引着张老爹两口子往西屋而去。一屋人鱼贯而入到西屋探望张二姐和和婴儿。
张二姐头上缠着防风带,身上穿着月子服,靠在床头上,身下盖着被子。今天的主角,张鹏举躺在母亲身侧睡的正香。“爹、娘、二大爷、三爷、二叔、大娘、二嫂,你们来了。”张二姐热情地打招呼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