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将至,父母还在为我的转学焦头烂额,因为到此为止没有一个学校愿意收得过脑膜炎的留级生。
我独自走在赤凉的路上,乌云下的阴霾充斥着整个街道,这鬼地方没有人,哪怕是胡乱飘过的广告单。
“呀。”我平淡无奇地叫了一声,头撞到了柱子。
“育英高校欢迎您!”柱子上赫然出现了这几个字。这破地方有学校?再仔细一看,原来是招生广告。
都快九月了,还有学校招生?看一眼发表时间,竟然是今天。
招生要求如下:
1、二十岁以下十五岁以上。
2、分数不限。
3、可长期住校者。
4、类别不限。
有意者请到石土街230号门卫处咨询,学费面谈。
注:本校宗旨,用思想育学生,用心血培精英。”
这简陋的招生信息让我不禁打了个喷嚏。也许今天太凉了。
带着试一试但又不期待的心态,我撕下了招生广告单决定去这个临近九月还在招生的学校。
瞒着父母,我带着档案和资料踏上了寻找“育英高校”的路上。
话说若不是刻意去找还真找不到这个叫作“石土街”的深山老林,虽然离市区不远但偏僻得跟郊区一样,这让我怀疑这个学校会不会是个空壳工厂。不过当看到这个整个街就只一个牌子的“石土街230号”的建筑时,我就知道这个学校果然没让我惊喜。
校门是个长坡,坡边站着一个看起来凶神恶煞的人,那一定是门卫。
“我是来报名的。”
“上坡左边第一个办公室。”
“哦。”
简单对话后我来到了坡上,整个视野貌似变宽了许多,老旧的宿舍楼、只有一栋明显翻新过的教学楼和看起来像个地下室的食堂,眼前尽显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悲凉。
“来报名的?”
“嗯。”
“进来吧。”吱呀作响的陈旧木门是我对教导主任的第一印象。
“学费五千一学期。”
“没问题。”
“明天带家长来把学费交了就可以入学了。”教导主任翻看着我的病历。
“那我的学籍?”
“没问题,资料交给我。其他不用管。明天上午八点来。”
“好的。”我本想在这个收容我的学校转转,但是电话铃声让我身不由己。
回家后。
“儿子,有学校肯收你了!”
“我已经有学校了。今天上午已经报名了。”
“什么学校。”
“这个。”我递出了传单。
“育英高校?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