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董卓入京
“好,既然文优你都这么说了,那事情就绝对错不了!”
“至于袁氏兄弟,贤婿你放心,我防着他们呢。再说,他们袁家现在无兵无权,也不值得我们放在心上。”董卓嗤笑道,脸上浮现出了与他体型比相配的奸诈
听到董卓依然小瞧袁氏兄弟,李儒心里闪过一丝担忧,但是李儒深知董卓为人,知道既然董卓已经有了自己注意,自己在说现在也依然无用。李儒道,“既然岳父早有防备,那就是我多虑了。”
同时,李儒心里却让自己对袁氏兄弟多一份警惕,作为一个顶级谋臣,李儒深知像袁氏家族这样的庞然大物到底拥有多大的力量,尽管现在已经近乎倒下,但是袁氏家族的力量依然是难以估计的,光是袁氏一族遍布天下的门生就是一股恐怖的力量,李儒绝对不会对这样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掉以轻心。
洛阳城内,正像李儒所料的那样,现在洛阳城内各大世家在董卓刚刚到洛阳城下之时就已经悄然的汇集到了王允家中,现在已经商量许久了。
王允在朝为官几十年,深知为官之道,在朝中威望很高,在袁家倒下之后,王允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洛阳城中大小世家默认的文官之首。而且这些世家中又有许多人都是袁家的门生或者曾经的拥护者,按照利益,他们自然会选择压制皇权,甚至希望能够推翻袁家逆反案,所以让董卓入洛阳就成了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
王允沉声道,“既然大家都建议让董卓入京,那我们文武百官就一同上奏,让董卓协丁原一同防卫洛阳城!”
“是,大人!”众人齐声道。
“王大人,此事不妥!”一道声音响起。只见一汉子站起,对王允抱拳道,“王大人,西凉董卓,我在与朱携大人剿灭黄巾之时就已经见过。此人乃虎狼之徒,手下西凉军又皆是凶残之辈。一旦他如洛阳那就没人能够制得住他,请大人三思。”
王允看向那发言之人,当眼光扫到那人之时。眼光中顿时闪过一丝不屑,他王允最恨阉党,当然,王允也恨阉党之后。
王允嘲讽的说道,“我当是谁着这里危言耸听呢,原来是你曹孟德。你多虑了,天下忠义之士比比皆是,并不是所有人阉党一样只知道为祸朝纲。”
曹操听到王允这明显带有讽刺自己是出于阉人之后的话,心中也不由怒气上涌。愤然道,“让董卓入京之举必然会导致天下大乱,到时这些都是你王子师的罪责!”说完,曹操愤然转身离去。
公元189年九月,在以王允为首的百官强力要求下,何后同意西凉刺史带兵入洛阳。洛阳朝廷顿时陷入了以王允为首的世家势力,何后的皇家势力,董卓的西凉军团三方的争斗之中。再加上袁氏兄弟暗中推波助澜,朝野日益混乱,大汉朝廷对天下地方势力的掌控力日渐减弱,天下很多稍有野心的诸侯纷纷看出天下将乱,各自大势发展实力。
公元189年十五日,董卓手下大将李催手下士兵与吕布手下郝萌发生冲突,双方个损伤数十人,丁原手下并州军团与董卓的西凉军团矛盾日益加剧。
公元189年十月二十日,荆州刺史王睿下令江东猛虎——长沙太守孙坚撤防早在187年就已经被孙坚驻军的桂阳、武陵二郡,孙坚不应,本来就摩擦重重的孙坚、王睿两人王睿交恶渐深。
······
并州,太原,首府晋阳。张辽端坐在刺史府大堂主座之上,看着这些手下的这些文臣武将,张辽心中不由感到愉悦,现在除了温恕、温慨兄弟还在坐镇雁门之外,张辽手下最为重要的心腹到已经在这里了。
自从张辽离开洛阳开始,张辽与军师田丰两人就一会在策划这如何全面接受并州六郡。现在天下真正的大乱未起,而朝廷又陷入了斗争的漩涡之中,这正是张辽真正一统并州的天赐良机。要是错过了,这可是要招天谴的!而且就算张辽这么做了,只要手脚够利索,快速拿下西河、新兴、乐平三军,不要出现对峙个四五个月这样的事情,那么朝廷也不会来找张辽麻烦,毕竟谁都不愿意得罪现在兵强马壮的张辽,最为重要的是,张辽离洛阳还那么近。对于收服并州各郡,现在张辽需要仅仅是攻占的借口而已。
第六十三章;鲸吞并州(上)
按大汉律法,张辽虽然是并州刺史,但是对各地太守只有监察权,并没有实际号令他们的能力。
可是在现在这个大厦将倾的时期,张辽绝对不可能放过嘴边的这些肥肉的,并州人口在大汉天下各州中虽然处于中等偏下,但是六郡加起来也还是拥有近三百万人,这可是雁门总人口的近十倍。在穷兵黩武之下,甚至足够让张辽聚集起三四十万大军,而就算在一般情况,也可以让张辽武装出近十万军队,那就是说张辽至少还可以扩军一倍(现在已经收编了丁原在并州留下的两万步兵,并且张辽现在还代替丁原占有太原郡,不包括太原县兵的情况下加上雁门三万人,张辽的总兵力为五万)。
乖乖的坐等这天下大乱?这不是张辽的风格。张辽现在就是要呈现在这个特殊的时刻占据先机,一统并州,为即将来领的诸侯争霸时代积累足够的本钱。要是在今年之内就可以养出十万精兵,那张辽在立马就将到来的乱世将会站足便宜,也可以让张辽有较为充裕的兵力和时间实现先灭北方,后窥天下的战略目的。
张辽道,“各位,近月来我们一直忙着处理太原的事情,大家都辛苦了,我在这里敬酒一杯!”
“谢主公!”众人齐声道,都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张辽将酒杯放下,目光扫向众人,沉声道,“现在离我们入驻太原已经逾月了,太原现在已经牢牢的掌控在了我们手里。我想大家都太原郡都已经有了足够的了解。”
“军师,你深通政事,而且一切大事也都通报过你了。太原现在大致情况就有你给大家说一下吧。”张辽对田丰道。
“是,主公。”田丰道。
“启禀主公,按照丁刺史卷宗和我们一个多月以来的调查来看,我太原现有人口大约在七十万左右,相差不会大于五万。各地生产粮食尚且能够面强自足,但是并不足以在承担更高的赋税,这就说我们不能再征兵。而现在太原有约三万士兵,其中两万是丁大人留下的两万精锐步兵,而剩下的一万则是各县的县兵,分扎于我太原郡各县。至于盗贼,因为吕布将军强力剿匪的原因,到是极少,目前尚未发现大规模的盗贼团伙。”
“太原不可能有成群的强人!”周仓粗声打断道。
“当年就是因为吕布那家伙剿得太狠,甚至都剿灭到新兴、乐平去了。要不是那时听说主公在招兵,我和老裴都打算逃出并州了!”说完周仓还嘿嘿一笑。
大伙听说周仓曾经的光荣经历,也哈哈大笑起来。
“好了,大家安静!”张辽道。
“现在的情况你们也大概知道了,军队上面,太原的两万人,我们现在拥有五万精兵。其中步兵四万,骑兵一万。而且在雁门和太原范围之内,我们想扩军都不行了。你们训练情况我也很满意,所以军队方面我就没什么说的了。我相信凭着各位的勇武,再加上士兵用命,我们已经可以抵御来自任何方向的威胁。
我相信,不管他们是鲜卑人还是匈奴人,只要他们敢踏入我并州六郡一步,你们都等够将他们打得全军覆没!”
听到这话,周仓、赵云军中将领脸色都浮现出一丝自豪的神情。对于一个将领来说,军队能够保境安民、战无不胜就是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而现在他们手中的并州军团就是这样一支强军。
但是,张辽脸色突然沉了下来,很是痛心的道,“虽然我们已经能够拥军对保护并州境内的百姓不受异族侵害,但是这还不够。根据从新兴、乐平、西河逃难过来的百姓那里得知,新兴太守王智(中常侍王甫的弟弟)、乐平太守郭平(郭胜的堂弟)、新任西河太守王方三人虽然身居太守之位,但是他们却对各自属地的百姓进行欺压,收受严苛赋税,置百姓生死于不顾。作为并州,我决议起兵讨伐此三贼,为我大汉除害!”
“夏侯兰听令!”张辽朗声道。
“末将在!”
“你带领你手下一万精兵,并进乐平郡,我要你在一个月内解决乐平太守郭平!”
“是,末将领命!”夏侯兰激动抱拳道。能够成为张辽手下诸将中第一个接受到任务的的将领,就算是性格沉稳的夏侯兰心中也热血沸腾。
看着激动不已的夏侯兰,赵云、杨阿诺、周仓、裴元绍等张辽手下的几大主将都羡慕不已,他们一个个都眼巴巴的看着张辽,很显然他们都想自己接到领兵作战的命令。至于张辽派兵攻打新兴三郡是否附和大汉律令?他们根本在乎这个。他们跟随张辽都近两年了,作为张辽心腹将领,他们心中都清楚张辽的宏图壮志,而且现在大汉的现状却是也难以让他们提起对朝廷的效忠之心。
张辽看向期盼不已的众将,目光不断的在来回扫动。最终停留在了李居身上。
感受到张辽的目光,李居心里激动而又忐忑。难道这样的好事也能轮到他李居身上?李居可是知道,在张辽手下记得将军之中,无论在哪个方面,他李居都只是处于中等水平而已。论个人武力,现在他打不过赵云、胡车儿、周仓。论带兵打仗,在经验上他更是不占优势。按理说怎么也轮不到他。
“李居听令!”
“末将在!”
“我给你三千骑兵、七千步兵,你要在在一个月之内攻克西河郡,还当地百姓一个太平!”张辽严肃道。
“是——是,主公!“李居道,心中激动而又紧张。这是他第一次独自带兵出征。
看着李居略显紧张的表情,张辽心里并没有感到失望,作为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小将,在这样的任务面前,紧张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张辽心中也想着将李居培养成未来自己手下的主将,以便在日后的战争中能够独当一面。毕竟张辽手下有独当一面的潜力的将才太少了,像周仓、裴元绍、胡车儿等人,勇则勇已,但是却根本就没具备独当一面的潜力。在张辽帐下几大悍将之中,具有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的只有赵云、李居、杨阿诺、夏侯兰四人而已。
至于当年同为马邑六俊的张武、张艺、韩浩三人虽然也有独当一面的潜力,但是张辽现在也没有那个时间和军力同时培养那么多人,所以张辽现在只能培养李居、夏侯兰这样现在本身就已经具备了较强能力的将才,张武、张艺韩浩三人现在的能力与威望比起夏侯兰、李居、杨阿诺、赵云四人来说还太弱了。
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名额了,但是有资格带兵出征的将领却还剩下杨阿诺、赵云、裴元绍三人。他们三个都有些紧张起来,单独带兵攻克一郡,这可是他们跟随张辽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好事。
“赵云听令!”张辽道。
“末将在!”赵云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