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阅读提示:二位殿下亡命逃走,黄飞虎在二位殿下离去,追赶,放他们离开,他们被捉回来时的表现。)
上一回说到在妲己和黄妃版的金枝欲孽中,姜氏皇后终于一命呜呼,殷郊殿下一下怒杀姜环。
随后二位殿下如何躲避,最后来到九间殿中面见群臣自不必细说。
再说那殷郊,殷洪来到九间殿中,将前面所发生的事情详细的说了一遍。
群臣激愤的同时,也让黄飞虎知道自己暗合黄妃称霸朝野的计谋已经失算。
正在黄飞虎有些苦闷之际,那镇殿将军方弼、方相二人已然起了异心,当即就要反出朝歌。
黄飞虎内心不由一动,装作忠君爱国一般狠狠的训斥了他们兄弟二人。
再说那满朝文武此刻具不思如何挽救成汤败局,全部唉声叹气。
原本方弼、方相是为粗人,听到他们说话,却不免动了心思:成汤即将败亡,我兄弟刚才说了反出朝歌,天子追究不免大难临头,不若我们兄弟救出殷郊殿下,或许有一线生机!
二人相互一对眼,这才越众而出,携了二位殿下反出朝歌。
话说众多文武,见反了方弼、方相,大惊失色;独黄飞虎若为不知。
看官,想那黄飞虎身为朝歌守卫统领,他若不放行乃至亲自阻拦,方弼、方相二人又怎么可能径直离去?
众人皆惊之时,唯有黄飞虎异常冷静,若为不知,盖因他的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的图谋。
不一时,就见晁田、晁雷前来问询,黄飞虎详细的将前情说了一遍,并且告知对方二位殿下为方弼方相带着反出了朝歌,“去尚未远”,如果现在追赶自然可以追上。
满朝文武皆希望二位殿下逃走,黄飞虎此意已然显露出他的不良用心,只因满朝文武此刻都在惊慌失措之中,未尝察觉,可悲可叹!
黄飞虎之所以着重提到方弼、方相二人,正是算定晁田、晁雷不敢去追赶。
果不其然,这二人去回复了天子,随后天子便命令黄飞虎追赶二位殿下。
单说那黄飞虎,奉命捉拿二位殿下,这本是苦命的两难差事,捉也不是,不捉也不是,他却是笑曰:“这是晁田与我担儿挑。”
何其轻松自在?哪有一点压力。
黄明、周纪、龙环、吴谦等要跟随,黄飞虎怎么可能同意,岂不是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谋划,所以说了一句:“不必你们去。”自己便骑着五色神牛走了。
再说那黄飞虎骑着神兽,轻松的便追上了方弼方相并二位殿下。
(作者按:下面一段大意取自封神演义原文,诸位看官请看仔细。)
眼见着二位殿下就在眼前,黄飞虎开口说道:“奉命差遣,天子赐龙凤剑前来,请二位殿下自决,臣方敢回旨意。非臣敢逼死储君,请殿下速行!”
殷郊听罢跪告曰:“将军尽知我母子衔冤负屈,母遭惨刑,沉冤莫白;再杀幼子,一门尽绝。乞将军可怜衔冤孤儿,开天地仁慈之恩,赐一线再生之路。倘得寸土可安,生则衔环,死当结草,没世不敢忘将军之大德。”
黄飞虎跪而言曰:“臣欲要放殿下,便得欺君卖国之罪。欲要不放殿下,其实深负沉冤,臣心何忍?”
殷郊曰:“将军可将我殷郊之首级,回都城覆旨。可怜我幼弟殷洪,放他逃往别国,倘他日长成,或得借兵报怨,得雪我母之沉冤。我殷郊虽死之日,犹生之年,望将军可怜。”
殷洪上前急止之曰:“黄将军!此事不可!皇兄乃东宫太子,我不过一庶子,况我又年幼,无有大施展。黄将军可将我殷洪首级回旨,皇兄或往东鲁,或去西岐,借一旅之师,倘可报母弟之仇,弟何惜此一死?”
“二位殿下不必伤心,此事惟有我五人共知,如有漏,我举族不保。方弼过来,保殿下往东鲁见姜桓楚,方相你去见南伯侯鄂崇禹,就言:「我在中途,放殿下往东鲁。」传与他:「求他两路调兵,靖奸洗冤。」我黄飞虎那时自有处治。”毫不犹豫的,黄飞虎说出他愿意放了二位殿下,并且瞬间就为二位殿下想出了这完美的办法。
↑返回顶部↑